《瞭望》:教育的八个关键词
2006年关于教育的许多关键词将在较长时间内,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建新 栗建昌
从7月到11月,短短5个月内,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了四次座谈会,请教育界人士就教育发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提出意见。 一国总理如此密集地关注教育,这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不多见。
2006年,对中国教育改革来说有许多非同寻常的事件。这一年,关于教育的许多关键词将在较长时间内,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一:免费
“上学不用交学杂费,每年还有300元生活补贴,我觉得这一切都像在梦中。”去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的包头市中学生马强,今年在国家资助下得以重返校园。马强的幸运来自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
2006年,我国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让5000多万中小学生受益,平均每个小学生减负140元,初中生减负180元,贫困寄宿生减负500元。
截至10月,中央财政共为此落实资金133亿元,各地落实资金77亿元,农村中小学拿到了财政拨付的公用经费,多数省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水平有较大程度提高。大批辍学儿童重返校园。
9月1日,新《义务教育法》实施,在原来“免收学费”基础上,首次明确现定不收杂费,各级政府切实承担起保障义务教育的责任。
天津教育科学院院长张武生评价说,这项改革关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对整个教育的发展更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作用,是义务教育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2006年春季学期,国家宣布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包括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投入机制,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为此,2006年至2010年,我国将逐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5年间将累计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
天津市教委副主任龙德毅说,加上地方财政投入,这项经费总共将近4000亿元。这是解放以来政府对教育的最大一笔投入。中央下如此大的决心,充分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
关键词二:均衡
今年新学期伊始,沈阳市城区254所中小学1977名教师完成了沈阳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流动”:超编学校教师向缺编学校流动,优质学校教师向改革学校流动,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通过3~6年的优质师资“大流动”,沈阳市将基本实现中小学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杜绝择校现象。
“择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择师’。教师轮岗制,让教师流动起来,有利于实现义务教育校际间的师资均衡。”沈阳市教育局局长李梦玲说。
城乡、区域乃至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是我国教育发展遇到的深层次问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表明,在同一区域内部,有些重点学校和薄弱校之间,生均经费可以相差3至5倍;70%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存在择校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仅仅因为隔着一条马路,马路一侧的孩子要按就近入学的原则可上一个非常好的学校,另一侧的孩子因为户口所属不同,就只能上一个普通校,由此出现了一个厕所的门牌号码上就能上十几个孩子户口的怪现象。
教育的城乡差距更大。有几个参加全国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座谈会的农村重点学校的老师,在参观北京的学校时,看着看着就哭了,他们说,我们的学校一辈子也达不到这种水平。
均衡发展成为2006年教育领域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也列入了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和新的《义务教育法》。
通过各级财政承担80%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逐步实现农村学生生均投入和教学要求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在城镇,沈阳、南京、天津一些省市今年纷纷清理规范改制学校,对“校中校”说“不”。天津斥巨资改善相对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软硬件建设,并通过划分联合学区、教师定期交流等办法开展校际之间的帮扶,实现均衡发展。北京市教委作出决定,“今后,北京市中小学不得再有重点校和非重点校、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之分”。
天津市教委分管普教的副主任孟庆松对此表示谨慎的乐观,教育资源均衡的“制度瓶颈”不解除,在所有公办校达到办学基准、消除薄弱学校之前,由此造成的一系列问题都不能解决。
(责任编辑:王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