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麻心脏手术
记者看到小祝时,小祝结束手术刚刚半个月。她脸色苍白,但说话语速很快,精神头很足。“今天我试了试,下去还没什么感觉,走上来累得不得了,到三楼就喘得厉害。 ”她想看看自己恢复的情况,一早就让母亲陪着从四楼病房走楼梯到一楼。
“手术过程中,你一点没有感觉到痛吗?”记者在病床前问小祝。“没有。我一直在睡觉,没感觉,我醒过来问医生:做完了?他们说:做完了。”29岁的小祝快言快语。
“手术快要结束的时候,医生给你缝合,你动了几下,是不是感觉到不舒服了?”记者继续问。
“我动了?不知道,没感觉。”按照小祝的描述,这次手术中,她没有感觉到疼痛,也没有其他不适的反应,和4个月以前接受颅脑手术的感受几乎没有不同,上一次手术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不同的是,这次手术没有使用插管辅助呼吸,所以,术后,小祝没有像上次一样忍受插管刺激的反应。
小祝接受的手术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外科手术,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但这次手术还是被媒体争相报道,原因是中医针刺麻醉的传统技法被应用在小祝接受的手术中。
手术成功让主刀医生周嘉很激动,毕竟,相对于这类手术的总量来说,使用针刺复合麻醉方式开展的手术还是极少数,很多人对针刺麻醉存有疑虑,这一次,针刺麻醉的神奇效果至少在小祝的手术中得到了印证。回忆手术的过程,不论是主刀医生、麻醉师还是针灸师,都还沉浸在兴奋中。
对于针灸科李国安教授、沈卫东主任来说,这是一次既胸有成竹,又充满挑战的操作。手术前半小时,李国安教授、沈卫东主任分别准确地把6根银针扎进内关、云门、列缺这3个穴位,这是针灸科在手术前与其他专家一起反复讨论后确定下来的穴位。
上世纪50年代,上海医生就开始在临床上使用针刺麻醉,多年临床经验中筛选出来的适合穴位,也是李教授与沈主任选择穴位的依据。
10分钟以后,小祝说手臂开始发麻,再过10分钟,她看上去很安静,似乎昏昏欲睡。6根银针连接在电针仪上,电动的电针仪带动银针振动,持续不断地刺激穴位。
接下来是考验复合麻醉效果的关键时刻——锯开胸骨。骨膜的疼痛敏感度是其他部位的好几倍,锯开骨膜对病人的疼痛刺激非常剧烈。周嘉熟练地拿起器具,仅用了10秒钟时间,准确无误地锯开20厘米长的胸骨,只用了平常手术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
麻醉师朱湛明在小祝的手术中,一共给她注射了2支酚太尼,这2支镇痛药分别用在穿刺和开胸、闭胸等手术关键时刻。按照周嘉的形容,2支麻醉药就像刷油漆时先在木料上打底,针刺复合麻醉手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大大减少麻醉药的使用量。
“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光气管插管就需要6支酚太尼。”麻醉医师朱湛明说。使用全身麻醉的手术病人,因为麻醉药让全身肌肉松弛,病人也会失去自主呼吸的能力,必须进行气管插管实施人工呼吸,维持生命体征。在常规的心脏手术气管插管过程中,由于对病人生理因素干扰很大,因此,整个插管过程需要注射麻醉药以避免对病人心脏的刺激,造成不良反应。
病人需接受训练
如果不实施这一次“肺动脉瓣切开成型手术”,小祝的生命说不定就要走向尽头,像小祝这样患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先天性心脏血管病的人,如果不接受治疗,30岁左右可能就要面临死亡的考验。
4个月以前,小祝已经闯了一次“鬼门关”,心脏病引起的脑脓肿引发偏瘫。小祝接受了开颅手术以后,脓肿被摘除。虽然身体逐渐康复,但小祝的病根并没有被治愈,她将来还是要面临其他并发症的威胁,唯一的办法是再接受心脏手术,将肺动脉底部粘连的部分分离。
间隔时间只有4个月,如此复杂的手术如果再次使用全身麻醉,麻醉后遗症的风险无疑大大增加。在得到医生的建议以后,小祝决定尝试针麻复合手术的方案。
一旦确定手术,不光是医务人员开始着手准备,小祝也要为了手术学习“呼吸”。这是周嘉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让病人学会腹式呼吸,避免手术中病人呼吸不适。
“一般人呼吸时,胸脯一起一伏,这是因为我们习惯于拉开胸腔,牵引肺扩张或者收缩。”周嘉主任说,针麻复合手术中,病人始终自主呼吸,但心脏也在胸部,手术操作会让病人在呼吸时感觉到不舒服。小祝要学习的,是改变过去的呼吸方式,习惯于腹式呼吸,也就是运动腹部横膜来带动呼吸。”
周嘉主任自己发明了一种训练方法。米袋就是训练“器械”,白天,把5公斤的米袋压在胸口,晚上睡觉时压3公斤的米袋,胸脯被压住,自然改成了腹式呼吸。2个星期的时间,小祝适应了腹式呼吸,为手术做好了一切准备。
“腹式呼吸难学吗?”记者问小祝。小祝挥着手说:“很简单,你一学也会。”手术中,小祝腹式呼吸每分钟大约6-10次,周嘉说,这是最佳的状态。
当然,没有被全身麻醉的病人也给手术带来了难度,医生不得不时时照顾这个“清醒”病人的感受,所有的耐受指标都被提高到最高的水平。
心脏手术中必须使用的器械是“人工心肺机”,它是正在接受手术的心脏的“替身”,用“体外循环”的方式代替真正的心脏工作。如果是全麻手术,医生只需要把病人的血压维持在30-40毫米/汞柱,但针麻复合手术中,由于没有人工呼吸机的帮助,如果血压过低,病人会昏迷,只有维持在70毫米/汞柱的血压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沈远东院长说:“曙光医院将进一步从理论上对针刺麻醉的镇痛机理等多方面进行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为祖国传统医学瑰宝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王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