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听,结果似乎有点出乎意料。因为超市卖场素以“正宗”、“规范”的形象出现,怎么在称重准确性上比不过马路上的散兵游勇?
不过笔者发现,超市卖场近来问题不少,不仅仅是短斤缺两,销售假冒伪劣、叫卖过期食品、价格不规范、虚假宣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消费者信任超市卖场,超市卖场却辜负了这种信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越来越多。透支信任,后果堪忧。
从超市卖场本身看,信任是商家的立身之本。作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超市卖场,产品合格和服务规范是进入市场的必备条件,也是法律法规要求的首要任务。对信任的任何透支都会直接损害商家的品牌信誉,并把消费者推到有信用的竞争对手身边。久而久之,透支信任的超市卖场就会被消费者和市场放弃。可见,超市卖场如果透支了信任,就等于丧失了一切。
透支信任的另一后果是令消费者无所适从。随着越来越多的超市卖场被曝光存在质量问题或服务问题,消费者有关“到哪里去买东西”的感慨也越来越多。从超市卖场的社会分工看,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责无旁贷。如果所有超市卖场都透支信任,就会导致一个结果:消费者没有任何选择,只能接受不合格的产品和不规范的服务。此时,透支信任不仅损害超市卖场自身的利益,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亵渎。
更为严重的是,透支信任还暴露出商业运作机制上的腐败。为什么短斤缺两、假冒伪劣的商品能进入正规的超市卖场?想必和有关人员玩忽职守或明知故犯紧密相关。在商业贿赂已成为不少部门监管重点时,我们似乎可以顺着透支信任的行为,去检查一下运作机制上的漏洞和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
由此可见,信任容不得一点一滴的透支。无论从商家自身的发展看,还是从消费者的基本利益看,或是从整个行业的发展看,我们都需要更多有信誉的商家,用他们的规范服务和合格产品为信任增添更高的附加值。解放日报(任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