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李亚杰) 记者日前从中央纪委监察部了解到,今年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全面展开以来,截至10月底,全国自查自纠上交款项计4.1亿多元。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重大决策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目前,专项治理工作正在向深入推进,保持了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取得了重要成果。
对不正当交易行为进行自查自纠,是专项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围绕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医药购销、资源开发和经销等六个重点领域,以及银行信贷、证券期货、商业保险、出版发行、体育、电信、电力、质检、环保等九个方面,坚持经营者自查与行业管理者自查相结合,抓住“宣传动员、调查摸底、查找问题、分类处理、认真整改、评估验收”六个环节,步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目前自查自纠工作已进入整改阶段。全国纳入自查自纠的企业事业单位有260多万个。对查找出的在经营活动中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当交易行为,以及监管上存在的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有的已经按照有关规定作了纠正,有的正在积极研究提出解决的措施。许多地方和部门敦促有关单位和人员主动交代问题,退交不当所得。
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通过自查自纠,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普遍受到了反商业贿赂教育,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有所增强,医疗卫生等行业的效果尤为明显。 (责任编辑: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