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00上午首家报道
科学生活,是一种老少皆宜、不论国籍的流行时尚。上海,离这场世界性“时尚风暴”的中心越来越近。今天上午,上海市民又多了两个零距离接触科学时尚的好去处。
8时30分,卢湾区建国西路137号,上海青少年科技探索馆开馆。这是本市提升和改造的第16家专题性科技场馆,与此同时,磁浮科技馆、纺织服饰馆、民防科普馆、沪杏科技视频图书馆等6家专题性科技场馆正抓紧时间自我更新和完善,准备明年开门迎客。
10时,闵行区兰坪路160号,江川科学健康生活馆揭牌。这是申城目前最“年幼”的科普教育基地。截至今年底,上海已建成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50家,今年参观人次将超过500万。上海人,渐渐爱上了“泡”科技场馆的乐子。
“白相”高新科技
上海人现在是越来越“懂经”了:从上海科技馆开始,在声、光、电的多媒体展示手段方面可谓见多识广、水涨船高。这两年新建、改造和提升的科技场馆,“好白相”是门槛。
德国马普学会把世界顶级的科普展览“极致探索——穿越科学时空之旅”送到了上海科技馆,期待上海的观众数量是新加坡或东京的10倍。实际上比他们的期待值更火爆,头一个星期就已吸引近7万参观人次。
为了争取更好的“人缘”,2004年作为市政府实事完成提升改造的十大科技场馆里,有两家今年再次给自己“充电”。中医药博物馆新添了8000平方米的中药百草园,320多种植物在玻璃暖棚和露天校园里茁壮成长,是都市里难得的风景。昆虫博物馆刚建好500平方米的昆虫网室,浓缩了花花草草和小桥流水,孩子们将来可以自己动手捉昆虫、压成书签做成标本。100平方米的温室预计明年初能造好,明年冬天,市民们可以在那里“窥探”昆虫过冬的秘密。
学习“生活百科”
谁被称为昆虫界的“大力士”?“朝生暮死”形容的是哪个昆虫?同一间上海昆虫博物馆,却被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尝出了不同难度的“课堂味”。原来,昆虫博物馆、铁路博物馆、上海科技馆等10家科技场馆,已成为本市“二期课改”的校外课堂,23万中小学生今年率先体味其中的乐趣。今后5年内,本市所有的中小学生都将有机会在某家科普场馆学习研究性课程。明年起,这种全新的上课模式将在全市160万中小学生中推行,并作为研究型课程编入教学计划。以昆虫博物馆为例,今年9、10、11三个月里几乎天天都有课。
大人们也在科技场馆里悄悄“自学”。在中医药博物馆里,讨教一番野山人参和冬虫夏草的鉴别方法,研究研究哪个名医处方适合自己。想要测测自己的健康状况,补充点养生理念,不妨去今天开幕的健康生活馆里转转。
旅游前景看好
游巴黎,光是各类博物馆就可以逛上好几天。根据上海科普事业“十一五”规划,2010年前,全市将建成40家专题性科技场馆和200个科普教育基地。越来越多的人加盟科普事业,今天上午开馆的江川科学健康生活馆,500多万元建设经费全部由社会募集而来,其中仅36家民营科技企业的捐赠就已超过200万元。
“雪球”越滚越大。有心人已经开始规划明年的科普旅游路线,市旅委的工作人员还建议,像中医药博物馆这样富有民族文化气息的科技场馆,可以打造成涉外旅游的“重镇”。本报记者董纯蕾
“钉床”体验让胆大的男生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