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病民工被赶下车后身亡:凭什么歧视农民工?
南海网12月27日消息:时近年关,正是在琼打工的外省农民工集中返乡的季节。12月25日,身染重病的四川籍农民工文兴之在海口海秀东路海盛木材场内一停车点正准备和家人乘一私营长途客车回老家时,客车司机竟嫌他病重将其赶下车,又怒又急的文兴之当场死亡。
“被从车上赶下来不到5分钟,我的丈夫就断气了!”12月27日上午,说到丈夫文兴之的死因时,熊淑华泣不成声。
熊淑华说,丈夫今年11月初患病,因无钱去大医院检查,一直在海口市坡博村附近的小诊所买药吃,实在痛得厉害了才打一针。12月初的一天,文兴之痛得实在受不了,熊淑华便卖掉家里的两辆自行车,并从多名老乡那里借到了2000元医药费。经一家大医院检查,医生称文兴之患有肺腹水,肺部有多处肿瘤。文兴之在医院里单做检查就花了近2000元,医院拒绝拖欠费用,没办法只好准备回老家治疗。12月25日凌晨,天还没有亮,她和丈夫文兴之带着两个年幼的的孩子,来到海秀东路海盛木材场内,准备乘坐长途客车回老家四川巴中。
“上车没多久,司机就让我们一家下车,说载乘病人太麻烦。”熊淑华说,号码为“川X0387”的长途客车司乘人员是强行把文兴之赶下车的。
“我丈夫在被他们拉着下车的过程中,他的呼吸越来越急促。”熊淑华哭着求车上的司乘人员停下来,但没有人听。熊淑华当时看到丈夫满脸憋得通红的,看着两个被吓得放声大哭的孩子,想说什么但始终说不出来。
“他们把文兴之拖下来后,就扔在停车场边上。”熊淑华回到车上带走孩子和行李,当她赶到文兴之身边时,文兴之已经趴在地上逝去。熊淑华和两个孩子抱着文兴之的尸体大声哭泣。
熊淑华气愤地对记者说,文兴之患有重病,不能过于生气和着急,他的死与客车司机的驱赶行为有很大的关系。
得知文兴之死讯后,长途客车车主喻先生赶到了现场,他认为文兴之的死与客车司机无关,但当时他还是拿出650元给熊淑华作为文兴之尸体的火化费用。随后长途客车离开停车场开往四川。
据熊淑华说,当时,民警接到报案赶到现场,并找来了火葬场的工作人员。火葬场工作人员称,火化需要1600元费用。熊淑华拿不出这笔钱,当她请求警察和火葬场工作人员说说能否减免火葬费时,却遭受到训斥。
12月27日,车主喻先生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他认为不让文兴之上车是应该的,如果文兴之死在车上,既浪费时间,“兆头”也不好。
上医院、进银行、找警察时常碰壁,农民工感到困惑———为什么我的身边总是白眼
文兴之乘坐长途客运车遭拒载,气急而死引起很多农民工的愤慨,他们认为公共场所和公共部门不应该拒绝他们。
记者今天下午采访了多名农民工,他们表示在很多场合都有被拒绝遭白眼的感觉和经历,被别人拒绝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种“正常现象”。
农民工小邱今年20岁,来海口已经一年多,他说他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是,自己的叔父在海甸岛被车撞死,他找现场的交警询问线索,没有人回答他,最后他好不容易找到位于琼山的一个交通事故处理地点,但每次警察总是让他等,并不是很认真地帮助他。
农民工老李是建筑工人,他说楼房一建好自己就再也进不去了,哪怕是进里面去讨要工钱,也总是被门卫想办法挡在外面,好像害怕自己会进去偷东西一样。
农民工老伍说,他害怕乘坐公交车,因为他不喜欢车上的人总对他皱眉头,好像害怕他弄脏自己的衣服;农民工小李说,他不喜欢去银行,银行的职员总是认为他们没有多少钱存,对他们爱理不理的。
农民工为什么在社会上总是遭受城里人的白眼?您怎样看待农民工在生活中的碰壁现象,欢迎您致电本集团热线“66810222”参与讨论。
让农民工平安回家我省将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行动
2007年元旦春节期间,我省各级工会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送温暖活动,同时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行动。这是记者从12月25日召开的全国工会2007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电视电话会海南分会场获悉的。
据了解,省总工会开展的以“扶贫济困解难事,温暖和谐进万家”为主题的送温暖活动以生活困难的劳动模范、国有改制企业下岗职工、因患大病或遭受重大灾害致贫的职工、零就业家庭职工和农民工为重点,开展应急救助、安置就业、医疗服务、政策优惠、技能培训以及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平安返乡等送温暖活动。
2007年春运期间,全国总工会、铁道部、交通部将联合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行动,这也是2007年送温暖活动的重要内容。运输单位将开展以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各级工会要主动与铁路、交通部门协调,采取各种措施使农民工春节返乡走得及时、有序、安全、满意,切实感受到党、政府和工会组织对他们的关心。
两节期间,“12351”职工维权热线将保持畅通,对存在突出困难的职工家庭,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
文兴之遭遇的样本意义
文兴之,一个农民工兄弟的生命之花凋谢了。在2006年即将过去之际,文兴之的死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反思社会公平的社会学样本。
文兴之是在贫穷、漠视和歧视中逝去的。如果文兴之的家里能拿出多一些医疗费用,也许他也就不用抱着重病无奈踏上回乡的路;如果文兴之不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常遭人白眼的农民工,也许他就不会一上车就遭人白眼,并因为影响到客车的所谓“兆头”而被驱赶下车,最后气绝身亡———文兴之的死,折射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农民工如何寻求最基本的平等,如何保障他们最基本的权利?
进城打工的农民顽强地生活在城市边缘,他们干着城里人不愿意干的粗活、重活、脏活,为城市的发展作了无可替代的贡献。然而,尽管如此,农民工们除了收获微薄的工资外,还有很多城市人的蔑视、白眼、嘲弄,更有一些歧视性政策,使他们在子女上学、自身经济、政治待遇上,无法获得与城里人同等的地位。农民工处在社会最底层,承受着全方位的漠视和歧视,城市的教育、医疗、文化甚至交通等公共资源,他们也不能像城里人一样充分享受。
只有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去看待农民工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严重性,才能为真正保障农民工权益提供动力。国务院于今年3月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要本着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的基本原则,尊重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体制性障碍,使他们和城市职工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我们看到,在文兴之去世后,社会各界向他的妻子纷纷伸出援手,这表明,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正在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然而,只有捐助是远远不够的。文兴之的遭遇再一次说明,保障农民工权益仍任重道远,这既需要制度安排的保证,也需要社会观念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改变不平等的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民工享受“普通国民待遇”。
从这个意义上讲,发生在2006年年末的这起重病农民工被驱赶下车事件,也许对来年有关方面加大农民工权益保障力度是一个契机。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