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防队员在询问外来人员。
魏湾镇以前一年能丢60多头牛,村民们都丢怕了。后来实行了治安保险,每户每年交30元钱,由村里负责找人维持治安,丢了东西保险公司给赔偿,从那之后,镇上一头牛也没丢过,村民们可以睡个踏实觉了。
2006年9月的一天,深夜12点,一个黑影悄悄摸进临清市魏湾镇后营村王继虎家,牵着牛往外走。屋里有人喊了一声:“有人偷牛了!”紧接着,村里的大喇叭就喊开了:“有人偷牛了,往南跑了,快截住。”喊声中,几个打着手电、提着棍子的人追了过去,村民源源不断地从各家冲了出来。“偷牛的”跑了不到200米,就被摁倒在地。
“老乡,千万别动手,我不是真小偷,我是记者啊。”趴在地上的人扯着嗓子喊。原来,这是两名记者假扮“偷牛贼”亲身体验临清市实行“治安保险”之后的农村治安状况。
如今,“治安保险”已在聊城市全面推开,推行的效果真如人们说的那么好吗?2006年12月,本报记者前往聊城进行了调查。
学生晚上放学
从来不用人接
12月20日,记者来到最早探索实行“治安保险”的临清市。在魏湾镇后营村,村民们一提起“记者偷牛案”仍然津津乐道。今年9月,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的两位记者前去采访,在听村里介绍完情况后,为了亲身验证当地治安状况是否真如人们说的那么好,就悄悄上演了一出“偷牛记”,结果一下子服气了。
“当时是去俺家牵的牛。自从2001年丢了牛,俺家那口子每晚都在牛棚里睡,他不在家我就在牛棚里睡,自从有了站岗的,就再也没到牛棚里睡过。”曾经被“偷”的王继虎媳妇笑呵呵地对我们讲。
她说的“站岗的”是指村里实行“治安保险”后的巡逻队员。魏湾是一个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处的乡镇,以前镇上一年能丢60多头牛,村民们都丢怕了。后来实行了治安保险,每户每年交30元钱,由村里负责找人维持治安,丢了东西保险公司给赔偿,从那之后,镇上一头牛也没丢过,王继虎和村民们才睡踏实了。
熟门熟户的农村相对便于防范,那人来人往的市区是否也这么安全呢?记者来到2003年最早试点的新华办事处红星社区的杨桥小区,刚一进去,正碰上刘玉荣大爷出门办事,家里没人,但他“咣当”一声把门带上,没锁。
记者一愣,杨桥小区正对着汽车站,旁边是火车站,小区前一溜小旅馆和理发店,人来人往,住在这里竟然也敢不锁门?刘玉荣说:“你看我们这地方,门口就是火车站汽车站,夏天人们就租个凉席睡在广场上,啥东西都不丢,旁边学校的学生晚上都是一个人回家,从来没听说家长去接,老百姓要的就是个平安啊!”
村里治安有人承包
失盗由保险公司赔
今天这种模式来之不易,是经过多次摸索才最终找到的。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临清最早推行义务巡逻制度。但这个制度实行没多久就坚持不下去了,参加巡逻的村民说:凭什么你们都出去打工挣钱,让我给你义务看家?
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临清又从外地学来了“治安承包”的办法。但不丢东西好说,万一丢了东西,巡逻队员每月二三百元的工资根本赔不起,于是愿意承包的人越来越少。
2003年,经过再三探讨之后,临清市将保险引入治安工作,在农村开始探索实行“契约式治安保险联防”,在城市探索“治安保险”。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农村、城市的实际情况,村民、住户自愿原则,每户每年交纳30元左右的费用,其中5元用来交纳保险金,其余的钱由村委会或社区用来向社会公开招标治安承包人,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治安防范,丢了东西则由保险公司按照合同赔偿。用老百姓比较形象的话说,就是“一天一毛钱,户户保平安”。
刚开始那会儿
百姓听见收钱就烦
“刚开始那会儿,老百姓一听见收钱就烦,我就在社区大喇叭里天天宣传。”新华办事处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张昌奎说。
虽然社区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大喇叭里天天讲,宣传单子天天发,但一些村民还是不相信。村干部们没办法,只能采取偷偷垫付的方式,让“治安保险”先运行起来,直到有一天用事实来说话。
村民潘玉莲在赶集时,小偷把她家门给撬了,搬走了电视机,潘玉莲正难受着呢,村干部带着保险公司的人给她送来了500元钱,原来是村委会悄悄给她垫付了治安保险费。
一个人被赔付了,一大帮人就相信了,而且,大家也亲眼目睹了自从实行治安保险后村里、小区发生的巨大变化:白天夜里,巡逻队在家门口转来转去,再也听不到谁家被偷了,来个贼,所有人都上阵喊打……
“这不叫钱啊,这就是一根大鸡烟。”杨桥小区的刘玉荣举着一根大鸡烟对记者讲。
“只要治安联防这方面做到位,保险公司的风险并不是很大,今年我们出险还不到一百起,这是个双赢的结果。”临清市财产保险公司副经理马玉泽讲。
资料链接
临清近九成村庄入了治安保险
目前,临清实行“治安保险”的村庄已占总村数的88.2%,市区推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2006年1至9月份,临清市刑事案件发案量同比下降达到11.6%。而渐趋成熟的“治安保险”制度也在聊城市全面推开,虽然各地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了不同细则,但皆效果明显。根据统计,2006年1至8月份,聊城农村可防性案件发案同比下降了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