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12月28日讯 根据省政府要求,到2007年年底前,我省城市周边和铁路、高速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70%的被毁山体要得到有效治理。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全省列入整治范围的破损山体有330多处,修座山动辄上百万甚至数千万元,资金缺口太大成为“修山行动”面临的最大难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城市周边及主要交通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有330多处已损毁山体需要治理,总面积高达189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淄博、泰安、莱芜、临沂、日照、济宁、枣庄和滨州等12个市,涉及62个县(市、区)。
“毁山容易修山难。”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处长刘彦博告诉记者,山体修复工程量浩大,技术难度高,需要巨额的修复资金。平面、斜面还好说,一般可以直接绿化;立面需要挂网造绿,每平方米造价在80-120元之间,修一座山少则上百万元,多则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
“千难万难关键是缺钱!”这是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对破损山体修复,各级政府尚无专项资金,最大困难就是资金缺口太大。以济南市为例,148座破损山体平面面积1200多万平方米,立面面积430多万平方米,初步估计需要十几亿元的修复资金,其中仅一个燕翅山就得3000多万元。据泰安市国土部门估算,泰山周边破损山体修复需要6000万元资金,目前能多方筹集、争取到的只有二三百万元。
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各地在有限的财政投入之外,都在想方设法拓宽融资渠道。济南尝试结合建设项目治理周围破损山体,金鸡岭东坡治理与阳光舜城开发,历下区赶牛岭治理与荷兰庄园开发,腊山治理与中华世纪城开发,刘长山治理与阳光100房地产开发等,都是走的这条路。临沂则结合生态市建设,实行市级领导班子包县区绿化、市直部门单位包山头绿化责任制,每个部门包100-1000亩荒山,到2010年全面完成100万亩荒山绿化。
针对资金难题,省人大城建环保委办公室负责人指出,单纯靠政府投入肯定不行,应形成多家部门互动的局面,结合土地综合利用、林业绿化、矿山恢复治理、农业复垦等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