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植根于民意的土壤中姜春涌
还有两天,我们将作别2006年。我们还有时间,回顾你我今年共同走过的岁月。
大旱后的重庆,迎来了暖冬。我们奔走在凛冽的岁末寒风中,也显得不那么寒冷。
因为这是和谐之风吹拂的一年: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重庆亮出了“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响亮口号,而我们,也在坚持“城市主流,责任传媒”的路上大步迈进。
在致力于推进和谐重庆的文明进程中,我们不甘只做单纯的记录者,更勇于做奔跑的改革者;不甘只做沉默的守望者,更勇于做仗义执言的呐喊者;不甘只做被动的思想者,更勇于做铁肩担道义的领路者。
基于此,在跨进新年门槛之前,我们用“责任”来审视一年的路程,在记录新闻的同时,我们与读者一起,开创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活动,如首创感动重庆十大市民评选,让草根英雄走入百姓视野;征集市民十大愿景,让市民倾吐直辖心声;举办载人航天展,让杨利伟与市民零距离接触;启动十大孝子评选,让亲情流入寻常百姓家;举办“我的大学,你的爱心”活动,圆贫困生的大学梦;组织爱心车队,为灾民雪中送炭;在解放碑演出百余场广场音乐会,陶冶市民情操;举办单身节相亲活动,为大男大女创造交流平台;联合央视,选举重庆十佳雇主……通过这些活动,拉近了我们与读者的距离。这样做,是为真正地打造“主流大报”,是为将“责任传媒”做优做强,培养忠诚度,占据制高点。
因此,我们拒绝成为“少儿不宜”的报纸,在撇弃“红黄灰”新闻的同时,追求“多一些厚重,多一些品位,多一些文化”,真正成为老少咸宜的家庭报。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摈弃“大报习气”,坚持“大报眼光平民视角”,做到“眼光向下,心中有人,笔下有情”,强调人文关怀,弘扬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我们不走人云亦云的路子,将精心打造“独家视点”、“新闻故事”等重磅栏目,反映主流人群及新新人类的价值思考和取向,以此探索都市类媒体发展的新领域。
我们反对过度炒作和掠夺式报道,不会为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而损害报纸声誉。我们深信:理性报道,客观评价,杜绝炒作,是打造媒体公信力的坚强基石。
在此目标下,我们即将迎来2007年。
来年也许并没有什么不同。生活仍在继续,梦想仍在继续。不同的是,我们将继续植根于民意的土壤中,以更大的肺活量、更高亢的声音,为重庆的奋飞作出努力。
请见证我们的承诺。2006年1至3月感动重庆十大市民评选草根精神激励我们前行
活动简介2月28日,本报筹备3个月的“感动重庆十大市民”颁奖活动隆重举行。十大市民均来自草根,3万张市民选票把他们推上前台,他们感动着重庆。该项活动被确定为全市宣传系统的规定性活动。
记者感言
活动过去10个月了,但在我脑海里,有许多感动依然停留着,并因为拥有了一段时间上的距离,变得更加清晰。杨养正、周书平、刘君洪、兰培丽、刘本玲、胡可信、黄永明、孔琳、刘念友、李恒太,这些普通市民的行为犹如春寒中的暖流,化解着我们日渐坚硬的心壳。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坚强与决绝?
活动进行中,92岁的抗日八百壮士唯一幸存者杨养正说他想唱一首歌,众人将话筒递上去。有人想搀扶他,他一把推开了,随即高声唱响当年沙场战歌:“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歌声清朗。中国为什么不会亡?那歌声突然让我领悟:中国,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脊梁,才撑起了民族的大厦!而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长征中,我们更需要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心,它不一定非要感动你,却能激励你向前走,不回头——这样的草根精神,就是民族兴盛的中坚!张卫2006年1至12月解放碑CBD广场音乐会乐迷的诗让我坚定方向
活动简介解放碑CBD广场音乐会由本报和渝中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每周六下午在解放碑广场举行,力争让高雅的殿堂艺术走向大众。自2003年10月31日举行首场演出以来,已成功举办124场。
记者感言
“谁说我们重庆没有交响乐团,谁说咱山城没有音乐厅,每逢周末的解放碑广场,交响音乐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这首《乐迷抒怀》,是69岁的蔡廷轩在音乐会百场庆典时创作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普通乐迷的执著与厚爱;铁杆粉丝彭其富,在庆典时向我展示了收藏的36张不同场次的节目单;64岁的冯志渝,几乎每周都从九龙坡赶来看音乐会……
每周末,我都要去趟解放碑。对于这个几乎剥夺了我周末休息权的音乐会,我曾一度怀疑:这样坚持有意义吗?当看到这首诗时,我重新变得坚定。康延芳2006年1至12月爱心车队临行前,脱下毛衣送老人
活动简介1月3日,本报读者爱心车队向今年第一个爱心车站潼南挺进。此外,爱心车队还远赴合川、铜梁、江津等贫困区县,为受灾村民捐赠款物,在所到之处掀起阵阵爱心热潮。
记者感言
寒冬腊月,看到爱心车队队员们慷慨解囊的义举,看到花岩镇中心校千余学生的如花笑靥,看到队员们临别前脱下外套毛衣送给五保老人、自己穿单衣开车回家的身影,我心中充盈着浓浓的暖意。那一刻,我为自己所履行的社会职责感到骄傲——社会并不缺乏爱心,缺乏的是信任的基石和沟通的桥梁。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们都有帮助他人的愿望。作为晚报人,我们牢记着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职责,在采访报道之外搭建人与人沟通的桥梁,通过爱心车队的每一次活动激发和引领爱心,让读者亲临现场,真实感受体验亲手帮助他人的快乐。陆纲2006年4至5月中国载人航天重庆展杨利伟对晚报开绿灯
活动简介4月8日至5月7日,本报承办的中国载人航天重庆展在市规划展览馆开幕,航天英雄杨利伟来渝出席开幕式并与市民亲密接触。5000多平方米的展区里,20万重庆市民参观了神舟飞船实物及导弹、火箭。
记者感言
虽然曾到酒泉采访神六发射,但真的陪杨利伟坐上参观车当临时导游时,我心中的紧张远多于激动。
没想到,与印象中的严谨、认真不同,近距离接触的杨利伟,那么幽默,那么真诚。他甚至还记得我在酒泉时说的那句话——杨利伟,重庆战友很想念你,希望你有机会回去看看。
在渝期间,英雄对晚报人的信任处处流露——市民见面会、记者见面会、战友会委托晚报一手操办;亲笔写下对晚报读者的祝福;面对晚报记者,坦露航天员魔鬼训练诸多内幕;甚至脱下军装,和战友、晚报工作人员一起吃火锅。
离开重庆前他告诉我,晚报承办航天展想了很多点子,真正为普通市民服好了务。曹阳2006年7至8月接受资助,学会感恩
活动简介7月4日,本报连续第5年举办贫困大学生爱心接力活动。除了像往年一样继续为贫困大学生牵线搭桥寻求资助外,还首次联合重百超市为39名贫困学生提供为期一月的工作机会,让他们自己打工挣学费。
记者感言
8月31日,39名在重百超市打工的贫困学生拿到了1000元工资。在领取工资现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学生们纷纷拆开信封,从中取出50元捐给今夏饱受旱灾之苦的灾民们。
此情此景让我心头一震,想起去年夏天的一件尴尬往事:在本报牵线下,市民陈女士资助了考上北京某重点大学的贫困生小王5000元学费。但这名学生收到捐款后就像从世界上消失了一样,再没有给陈女士通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
今年的爱心接力,不再是对贫困生直接的资助,而是让他们通过劳动给自己挣学费。一个月的汗水,让他们收获的不仅是一点点学费,还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汤寒锋2006年7至9月重庆优秀近现代建筑摄影大赛酷暑中,捕捉老房之魂
活动简介本报与市规划局、市规划展览馆共同举办了重庆优秀近现代建筑摄影大赛,邀请20余摄影爱好者到江津、荣昌古镇等地采风,为读者讲述部分老建筑的故事。最终,专家从600余幅参赛作品中评出了获奖作品。
记者感言
建筑是静止的,但围绕它们的故事是生动的……
一位早已退休、胖胖的老医师赵先生,带着数码相机,在酷热中穿行于古镇新城,淌下的汗珠比他拍的照片不知多好多,每次带来的是比气温更烫的心。
山城之美,离不开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形态中西的建筑。岁月悠悠,上了年岁的老建筑渐渐离我们而去。于是,一大群从这众多建筑中走出的重庆人,极尽全力挽留城市之美,想把重庆发展的“优质基因”遗传下去。于是在今夏,有了令人感动的优秀近现代建筑摄影大赛。毕克勤2006年7至11月第二届十佳孝顺儿女评选希望孝子不再感动我们
活动简介7月,本报联合市老龄委共同启动了重庆市第二届十佳孝顺儿女评选活动,陆续报道了50余例尊老爱幼典型。11月1日,马福元、董泽民兄妹等“十佳孝顺儿女”出炉。
记者感言
11月1日,山城曲艺场。
曹本惠走上领奖台,当主持人简述她的孝顺事迹时,我悄悄转头,欲掩藏自己微红的双眼,却发现不少观众掏出纸巾,也陪着她一起流泪。
每个走上舞台的人,都是我们身边的寻常百姓。在他们眼中,自己所做的不过是“该做的事”——孝顺父母。但这些“该做的事”,在大多数人眼中,却有感天动地的震撼力!
今天,我们提倡和谐社会,但孝道却在一些年轻人思想上日渐淡薄。两代人之间没有亲情,只剩下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心老年就是关心自己的未来。弘扬孝道,正是实现代际关系融洽、老年人晚年幸福的重要途径。
希望有一天,我们举办的孝顺子女评选不会再让市民感动。因为那时,人人都是孝顺子女,人人都在尊老敬老。周秋含2006年10至12月2006CCTV中国年度雇主调查———重庆十佳雇主评选我们是央视的唯一选择
活动简介在去年成功主办了2005年度重庆十佳雇主评选活动后,本报今年再度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2006CCTV中国年度雇主调查——“重庆晚报杯”2006重庆年度十佳雇主评选活动。
记者感言
作为“主流大报,责任传媒”,即使用中央电视台这种权威媒体审慎的评判眼光来看,本报也是当仁不让的重庆地区唯一协作媒体。雇主选举活动受到市内各大中企业的热烈欢迎,甚至一些跨国集团、世界500强企业驻渝机构也表示出浓厚兴趣。
去年入选重庆十佳雇主的长安汽车集团、太极集团等认为,此举不但推动了人性化管理工作,扩大了美誉度和影响力,更能提高企业和员工的快乐指数,让公司与员工双赢。
这个活动,彰显了本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刘斌2006年11月11日单身节相亲会莫再让母亲举牌找女婿
活动简介11月11日,由本报与《单身》杂志等媒体联办的2006单身节在洪崖洞隆重举行,父母相亲会、自由相亲会等系列活动吸引了上万单身男女和父母参与。
记者感言
单身节采访已经结束一个多月,但有个画面一直烙在记者脑海中——
单身节那天,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一早来到会场门口。舍不得10元门票钱,老太太一直没有进场,举着烟盒做成的相亲牌,要为女儿找对象。可怜天下父母心!工作人员被这位80多岁的老太太感动,让她免费进了会场。
事实上,有不少都市白领像老太太的女儿一样,在忙碌工作中变成了大龄青年。在这些单身男女背后,又有多少像老太太一样揪心的父母!很多单身男女感叹物质社会情感匮乏,虽然有意找对象成家,但网络太虚,婚介太假,找不到一个交友平台。
单身节后,许多单身男女称此举正是“责任传媒”的体现,感谢本报为他们提供一个直接、安全的交友平台。张一叶2006年12月市民十大愿景有奖征集凌晨五点接到倾诉电话
活动简介直辖1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本报策划推出“市民十大愿景有奖征集”活动。从“直辖娃娃的梦想”、“十大感动人物的心声”到“驻渝外国领事的重庆之梦”,活动吸引了上千市民参与。
记者感言
“我虽然已经到了不再做梦的年龄,但身逢盛世,也应该畅想重庆直辖的美好未来。”刚退休的江北蒋龙泉老先生,洋洋洒洒写来数千字应征文章。
最令记者感动的是,一个叫戴德权的“棒棒”,劳作之余,在租住的陋室里很认真地写出整整四页“愿景”。
“希望绝大多数市民买得起房”、“希望生病时人人看得起病”、“希望未来的重庆‘天下无贼’”……本报公布的手机每天接到上百条短信,邮箱塞满来自全国各地的应征愿景。一位激动的老人甚至在凌晨5点给记者打电话诉说城市梦想。直辖重庆,明天会更好!许泉
图片采集 陆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