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随机调查,89%市民不愿意买单
通讯员 胡利华 本报记者 洪慧敏
早报讯 明年1月1日开始,杭州市区的生活垃圾,在进入垃圾场处理前,将从原来的每吨15元改成按市场价收取处置费。
这表明,生活垃圾有偿收费的脚步正逐步加快。虽然目前这笔生活垃圾处置费仍由市财政支付,但是市民缴纳生活垃圾费正在形成趋势。
昨天下午,杭州市5个主城区和西湖风景区的城管办,与杭州市固体处理有限公司(下称市固废公司)及杭州锦江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杭州绿能环保发电有限公司签订了“生活垃圾处置费用结算支付协议”。
协议商定:今后杭州市财政将先拨出资金到各区城管办,杭城的生活垃圾运到天子岭第二垃圾填埋场处理前,由各城管办向市固废公司等单位支付相应的垃圾处置费用。
根据商定,杭州市每天向市固废公司等提供的生活垃圾总量为每天2350吨,超过的部分按市场价支付处理费用。“现在每吨是收15元处置费,明年每吨会收45.1元,甚至更高。各单位要有心理准备。”杭州市城管办行业改革指导办公室一位负责人昨日对记者说得十分明确。
“你要产生垃圾就要付钱。”市固废公司副总经理史德年认为,“现在由政府为市民的生活垃圾费买单的模式只是过渡阶段,今后很有可能由市民自己来缴纳垃圾处理费用,而且会按居民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多少来核算。”
记者了解到,世界银行曾测算过,杭州市处理一吨生活垃圾的成本约为110元,世行曾多次要求杭州向市民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但考虑到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此前杭州一直未对现有的垃圾处理费支付体系进行大的改动,但现在已开始在逐渐改变原来的模式。
按史德年测算,一户三口之家,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一吨,大概需要支付110元的处理费。
“垃圾收费今后会和水、电一样,市民产生多少,就要缴多少处理费。实行收费后,多数市民会想方设法减少垃圾产生量,很有利于保护环境。”一些环保专家认为。
“垃圾有偿收费还能避免更多的资源浪费,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这也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一些环保志愿者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