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12月29日讯(记者权立通)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市区公交场站建设缺位的矛盾日益突出,市区现有的41条公交线路,有2/3没有固定的首末停车场站,近300部公交车只能常年在马路上停放。
从2001年开始,我市交通部门通过全面实施中巴退市战略,努力改善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调整公交运营线路,市区公交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出行更加方便。 截至去年,共投资1.5亿元完成了市区27条线路中巴车退市任务,新辟了9条大巴线路,低污染、环保型、大运力、低地板的新式大巴车已成为市区公交营运的主力军。为合理设置公交线网,根据《烟台市公共交通规划》,我市交通部门对设线情况发生变化、布局不够合理、群众要求调整的线路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调整,市区公交线路长度由2001年底的675公里,增加到966公里,线网长度由437公里增加到470.9公里,市区公交线路平均站距缩短到531米。城市公交客运量由1亿多人次增加到2亿多人次,市民出行公交分担率由13.26%上升到20.6%。
虽然市区公交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基础设施严重短缺,市区公交运营服务依旧满足不了市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交通拥堵状况日益加剧。
据了解,市区公交车目前的平均时速只有10公里/小时左右,与10年前相比,公交出行时间平均延长10分钟,公交车运行速度低、等车时间长、站点不足、准点率低等矛盾日益突出。有关单位调查表明,市区现有的41条公交线路,有2/3的公交车因没有固定的首末场站,不得不常年在马路上停放。市区现有的4家公交运营企业中,除了烟台开发区公交公司的21、22、23、27、28路公交车,因场站建设由政府投资全部达标外,烟台交通发展公司的19、50、55、56路和福山区福海公司的31、32路公交车,在与市城市公交总公司线路重叠路段,合用该公司场站。即使是拥有30条线路的烟台城市公交总公司,因为无处停靠,至今仍有近300辆公交车常年在马路上停车。新建的惠安小区、锦绣新城及滨海广场、国际贸易中心、体育公园等大型居住小区和活动场所,更是缺乏公共交通的配套设施。
据了解,为解决城市公交“行车难、停车难”问题,近年来我市交通部门先后投资3200余万元,建设宫家岛、三十里堡、石家疃、朱塂堡等4处公交场站,在市区南大街、二马路、芝罘屯路、海港路、胜利路、迎春大街、滨海路、青年南路、红旗路、观海路、机场路、山海路、港城东大街、环海路、幸福南路等10余条道路新建、更新了候车亭。芝罘区只楚路、南大街、海港路、迎春大街,福山区福海路共设置港湾式停靠站59个。但是由于公交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配套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公交基础设施短缺,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
目前,我市公交场站建设管理,基本上还是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由公交运营企业提出申请,然后自主建设、使用和管理。有关专家指出,在厦门、苏州等城市,公交场站资源已经开始由政府统一纳入规划、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公交场站建设到了引起各方重视的时候了。责任编辑:亦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