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是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发放工资的日子,1000多名外来民工准时领到了自己的工资。
拿着2700多元现金,30岁刚出头的电焊工杨海波喜不自禁,“我们不用到年底才能领钱回家了。 ”家住淮安市淮阴区王兴镇沿河村杨庄的杨海波,是今年8月从苏南一家船厂跳槽来泰州的。
这样的情景,在泰州沿江造船企业并不新鲜。“这得益于一本巴掌大的‘农民工计酬手册’,在高港已有8000多名农民工按月领工资。”高港区劳动监察大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往年,每到年底,农民工欠薪的举报电话都打爆了。去年年底,我们一天就接待了16批讨要工资的农民工。监察大队到一家船厂去,结果被农民工围在了厂里,不让出来。”今年7月,他们明确将造船行业农民工计酬手册发放、使用列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计酬手册由农民工本人保管,与劳动合同配套使用,人手一册,由用工企业定时记录,载明出勤、加班加点、工资支付、劳动培训等情况,作为农民工维权时的有效凭证。
“看起来简单,实际上从统计、制表到职工拿到工资有一整套程序要走,领班计工、工人签字、车间负责人审、检验科负责人审,分管副总审,最后才是董事长批,环环相扣,认真着呢。”三福船舶公司常务副总黄志高告诉记者,计酬手册推广后,厂里增加了9个统计员,专门统计工人工资,确保了工资按时发放。本报记者赵晓勇本报通讯员邵釜明朱建明何强张国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