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肖鸣亮正在整理新衣
金黔在线讯“我同学是一名贫困大学生,他有100多件新衣服想捐赠,可是他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该往哪里捐,你们可以帮帮他吗?”昨日上午,贵州民族学院的一名学生致电本报百姓新闻网6757777求助。接到电话后记者不禁疑惑:“一名贫困大学生怎么有100多件新衣服捐赠呢?”正想问明情况时,对方已经挂断电话。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贵州民族学院找这名要捐衣服的大学生。在该校老师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他。据介绍,他叫肖鸣亮,上海人,是文传学院广电新闻专业大二学生,目前正在该校学生活动中心勤工俭学。
肖鸣亮告诉记者,他手里有100多件新衣服准备捐赠,但因为自己到贵阳不久还不熟悉,不知道该往哪捐,因此向同学求助。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捐赠衣服时,肖鸣亮说:“因为我从高中时就陆续得到别人的帮助,我想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据了解,肖鸣亮的父亲以前是木工,从去年开始生病卧床不能工作,全家只靠母亲一个人的工资和领取低保为生。肖鸣亮上高中时,就因为家庭贫困得到了上海久隆模范中学免学费的帮助,每天还可获得免费午餐。上大学后,学校得知他家庭贫困后,又优先安排他在学生活动中心勤工俭学,目前在该中心维护和看管播音设备,每月有一百多元的生活补贴。此次要捐赠的这100多件新衣服是上海一位做服装生意的亲人捎来的,他们本想让肖鸣亮卖了作为生活费用。然而肖鸣亮考虑自己多年来得到别人的帮助,便萌生了回报社会的念头,于是准备捐赠出去。
准备离开时,记者在肖鸣亮的笔记本上看到一句话:“爱心就像圣火,需要传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