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几天前的一个中午,记者在社区负责人陪同下走进了小燕子的家。这是一间简陋的小屋,记者透过昏暗的光线看到,屋子虽小,里面却收拾得整整齐齐。知道是记者来访,躺在床上燕子的父亲陈可良困难地把头转过来想打招呼。这时,里屋传来一个女孩稚嫩的声音“爸爸,你怎么了?”话音刚落,跑出来一个女孩,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她就是燕子。燕子没顾得上招呼来客,径直走到父亲的床边问:“爸爸,你是不是要解手?”父亲回答不是后,她的视线才转向来客。陈可良说:“燕子每天晚上都要起三五次夜来招呼我。这娃儿敏感得很,不管再困,一有动静就跑出来看我。”
得知记者是来采访燕子的,陈可良的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燕子则在一旁,默默伸手给爸爸擦眼泪。“我是个失败的父亲,看着我家燕子,我除了心酸就是内疚,对不起她呀!别家的孩子在外面玩得欢天喜地,燕子却守在我的身边劳累。”陈可良哽咽着说。陈可良告诉记者,1984年,小燕子还没出世,他便生了一场重病,经过治疗,他拄着拐杖勉强能走几步。五年前燕子的妈妈离家而去,父女俩艰难度日,谁料2004年灾难再次降临这个家庭,陈可良因不小心摔了一跤,从此瘫痪在床。照顾父亲的重任落在了燕子的身上。
与同龄人相比,燕子要显得成熟很多。她静静在一旁听着父亲的讲述,突然她说了句“爸爸该吃药了”,说罢站起身走到父亲的床头柜边,熟练的从几个药瓶里倒出几颗药来,左手拿药,右手去扶爸爸。燕子力气不够,才扶起一半,父亲便从她怀里滑落下去。她又重新将父亲扶起,把药放进父亲嘴里,接着拿来一个放有吸管水杯,让爸爸喝水吞药。陈可良说,为了不让燕子太累,他控制饮食,尽量减少解手的次数。因为每次要解手的时候,还得打电话把燕子的姑姑叫来帮忙,否则燕子扶不动。
记者问燕子,现在最担心什么。她想了想,小声说:“最怕爸爸想不开。”爸爸总是哭着对她说:“儿啊,你让我去吧!你为了我什么都没了,我良心上过不去,你让我去了吧!”而小燕子也哭着哀求:“爸爸,我求你了,不要这样好不好,你要是去了我可怎么办?爸爸都没了我活在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意思?我一定会照顾好你的。”这样的情景时常发生,燕子悄悄告诉记者:“爸爸怕连累我,我却担心爸爸离开我。”
陪燕子出去买菜的路上,她告诉记者,父女二人靠每月400多元的低保生活。居委会知道她家的困难,每年都要给她家送油送米。“我和爸爸很感激他们。”
记者问她整天都在照顾爸爸,会不会觉得累?燕子说:“会,不过有什么办法呢?那可是我爸爸。”她顿了顿又接着说:“我已经1个月没去学校了。我不去了,我要专心照顾爸爸。”记者吃了一惊,忙说:“书不读怎么行啊?”燕子小声地回答:“书以后可以再读,爸爸没了就找不回来了。”
离开燕子家,记者与燕子的班主任汪老师取得了联系,据汪老师介绍,陈燕读初三了,在班上很乖,学习成绩也很好。当得知燕子决定辍学后,汪老师也很吃惊,她着急地说:“这么好的学生,我们不能让她辍学,我们得帮帮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