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
前些天给老家打电话,我那80多岁的老母向我抱怨,现在什么都涨价了,肉涨到8块多钱一斤,吃不起了。老母朴素的感受跟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是一致的。就全国来看,11月份CPI较上年同期增长1.9%,增幅跃至年内最高。 11月份,食品价格上涨3.7%,其中粮食价格涨幅达4.7%。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7.6%。同时,央行公布的商品价格指数(CGPI)也出现强劲反弹,11月份CGPI同比涨幅达到4.1%,增幅也创下年内新高。
涨价决非偶然,是近年来不断高涨的房价和公用事业价格催生的结果。房价早已悖离了人们的收入水平,从历史经验来看,地产泡沫将可能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又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因为房地产是一个关联度非常高的行业,地产泡沫肯定会引发投资热。事实上,这两年的投资热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房地产带动的。但年初在预测中国经济形势的时候,大多数经济学家担心的却是中国经济会陷入通货紧缩当中,当时最乐观的预计也就是GDP年增长9%,原因就是多个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现在到了年底,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同比有所降低,但仍然高达24%,其中房地产投资增幅明显;全年GDP增速更是达到9.5%,为近10年的最高,物价涨幅也不是年初预计的1%稍多一点,而是超过了1.5%,并且愈到年底,涨幅愈高。
由于受部门利益的影响,现在多数公共产品垄断行业,对改革本身并不很感兴趣,但是对于提价,对于利用提价来获取利润的积极性很高,所以每一次只要讲改革,就以成本增加,企业亏损为由,向政府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而政府对企业的成本又不很了解,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每次价格改革,都变成了一轮新的提价。
事实上,垄断价格正在逐渐放开,如成品油价的上调,说是受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但在油价下跌之后也未见其下调。如今,粮油价格的上涨,肯定会影响水、电、气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业产品接二连三地上涨。一旦影响国计民生的中间产品的垄断价格被上调,其向下游再传导的速度将要快得多。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在2007年年中发生,因为自2005年以来,已有多个城市表示要提高这类产品的价格。换言之,2007年中国的CPI指数将有一个逐步加速乃至跳跃增长的阶段,甚至通货膨胀极可能借助即将到来的元旦和春节,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悄然到来。
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生活必需品的涨幅进一步加剧,人们的购买力就会进一步下降,国内市场也就将进一步缩小,中国的产能也将进一步过剩,最后,必然导致大量的中小企业破产,很多人因此失业。届时,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将要付出更多的财富以维持和原来一样的生活水准。所以,央行重提稳定物价,为预防通货膨胀的发生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