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热情、奔放、富足,充满希望。
2006年的厦门经济建设,恰似凤凰花开如火如荼。对一年来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再没有什么比红色,更能形象地加以形容了。
无论是城际的建设,如福厦铁路、龙厦铁路的开工,还是城内的建设,如CBD商务区、工业园区的扩大;无论是客观的数字,如全市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年均收入,还是主观的感受,如中山路步行街人气的日益高涨,市民购物的去处越来越多、选择越来越多……一切的事实,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在经济特区建设25周年之际,厦门已进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厦门人的生活正处于由小康步入富裕的阶段。
厦门新闻中心主编策划苏丽艳执行全体记者
给版面做“面膜”
不知不觉,又到年终。
天气不算冷,有点干燥。细心女子少不了的护肤尤物———面膜,补水的、淡斑的、焕颜的,成了辞旧迎新的最好陪伴。
工作不算忙,有点匠气。辛勤耕耘的“一亩三分地”到了收割的时候,突然想到,也该给自己的版面做个彩色“面膜”,以焕其颜。
如果,把我们的版面比作调色板,见诸报端的每一条新闻就是各种各样的颜料。不同的拼排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可能便是不同的色彩———红色的激情、绿色的和平、紫色的浪漫、黑色的威严、白色的无限……不一而足。
2006年,发生在厦门的新闻很多。它们留下的印记依然清晰,并且伴随时间的流逝,定格在不同的底色。
择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最值得记取的25个事件盘点之,让2006的五彩往事鲜活再现,只为博此刻读报的你,会心一笑。是为匠心。(苏苏)
记者感言
房价攀升雾里看花
周末,一位从事多年房地产业务的朋友挂来电话。她说,从事这行业多年,却越来越看不懂厦门的房价了。
作为一名跑房产口的记者,一年来最深切的体会,也莫过于厦门房价的一路攀升。
今年以来,厦门房地产一路“高歌猛进”,一个个记录被刷新,一个个“天价”层出不穷。9月份以11.4%的涨幅高居全国之首后,10月份又10.5%的涨幅高居全国第二,11月房价涨幅为9.6%,仍高居全国70个大中城市第四位。
厦门房地产的资产价格是否有泡沫?是泡沫总要崩溃的。而且,泡沫越是接近崩溃,价格上升就越快。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衡量房地产投资价值的尺度是所谓的租售比,即房地产售价与房地产月租赁价格之间的比较,而厦门房地产的租售比高达360。
我们期待2007年的厦门房价能让人看得懂。(林维真)早报记者林维真
今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也是厦门市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年,金戈铁马、狂飚突进,经济发展可谓一日千里。
全市生产总值超千亿
今年12月举行的厦门市市委工作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显示: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60亿元以上。全市财政总收入可达270亿元以上,增长28%以上,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39亿元,增长34%,成为历史上增长较快的又一个年份。
工业是厦门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06年,厦门工业总产值以24.1%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将达到2430亿元,电子、机械、化工三个工业支柱行业的年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3.1%,产值上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六成。
交通基础设施更完善
厦门已基本构筑起“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的城市发展框架,城市建成区面积130多平方公里,城市化率接近63%。森林覆盖率达43%,人均公共绿地达14平方米,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质量考核成绩名列全国重点城市前列。公共设施日益完善,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6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2标台,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1平方米,被誉为生态型城市。
2006年,火炬翔安产业区、软件园二期、同安工业集中区等工业产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一大批标准厂房竣工交付使用,有效发挥了启动器和吸附器的作用,一大批新企业新项目相继进驻,部分项目已经开始投产实现效益,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此外,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建设、园博园,五缘湾和观音山两个商务营运中心,厦门现代物流园区等一批重大区域开发项目顺利推进;福厦铁路、翔安隧道、杏林大桥、集美大桥、岛内快速干道、疏港路和仙岳路改造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展开,岛内外交通主干网络日趋完善。
合同利用外资20亿
2006年,厦门成功举办了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和首届中国(厦门)名牌产品国际采购交易会。引进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批跨国大集团和关联度强的大企业落户厦门,全市合同利用外资20亿美元,增长50.6%,实际利用外资9.2亿元、增长27%。居民人均收入近2万元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厦门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厦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371元。厦门居民恩格尔系数2006年1-9月降至0.33,厦门人民的生活正处在由小康步入富裕的阶段。
通过工业集中区建设和“金包银”工程的实施,厦门农村的城市化更是进一步加快。预计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50元,居全省首位。
国际知名度越来越高
2006年厦门港全年货物吞吐量预计达78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400万标箱,有望进入世界20强行列,已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口岸城市。
厦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已同国外10多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9·8”投洽会等交流平台越办越好,国际马拉松等国际性赛事频获成功,厦门的国际知名度越来越高。
事件回放
投洽会浓缩开放进程
时间:9月8日
事件: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盛大开幕
点评:投洽会的历史,实际上是中国对外开放二十年历史进程的浓缩和折射。投洽会是中国目前惟一以促进双向投资为目的的国际投资促进活动,也是全球规模最大、并惟一通过全球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投资性展览会。
北部通道有望畅通无阻
时间:3月22日12月20日
事件:杏林大桥、集美大桥分别动工建设
点评:厦门大桥和海堤是厦门北部出岛交通的经济命脉,如今拥堵现象已成家常便饭。由此,杏林大桥和集美大桥的建设也就水到渠成了。
杏林大桥全长8.53公里,预计2008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将是厦门市最长的跨海桥梁;集美大桥桥面总宽达36米,建成后将是厦门最宽的一座桥梁。这两条跨海大桥的建成将使厦门岛北部的进出岛车道增加至20条。届时,厦门的北部通道将有望畅通无阻。
产业园区狂飙突进
时间:9月底
事件:厦华电子在厦门翔安(火炬)工业园区建造新的平板电视生产基地正式开工,产能达到800万至1000万台。
点评: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得到中央肯定后,厦门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抓住了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开始了金戈铁马、狂飙突进的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吸引了DELL、ABB、松下、富士通等世界500强入驻,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火炬产业区已成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经典案例,20天征地2000亩,50天完成设计、地勘等平时需要5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昔日杂草丛生的同安工业集中区,如今已有130万平方米厂房通过验收或预验收,超过100家企业正式入驻。
国资动“大手术”
时间:5月29日
事件:厦门国资委方案出台,整合后的市直管国有企业有“十大集团”。
点评:2月7日,为了更好地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厦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着手整合全市650户、净资产约273亿元的国有资产。十大国有集团宣告成立,为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和国有资产保值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未来的尖沙咀现身
时间:2006年2月12日事件:观音山CBD正式动工
点评:就如纽约的曼哈顿,香港的尖沙咀,每个城市的核心商务区(CBD)在很大程度上几乎就是这个城市的代名词。随着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正式开工建设,厦门的CBD梦终于圆了。
总投资达120亿元的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位于厦门岛东部思明区塔埔,与厦门的五个标志性建筑(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五星级酒店、国际网球中心、国际游艇俱乐部)为邻,与软件园二期连接成片,是厦门迄今为止在建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中央商务区,海峡西岸真正意义上的C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