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报道民工,这个生存在大城市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生存现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南京这个流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生活在其中的民工们,正经历怎样的工作、生活以及生存的方式?日前,记者从南京市统计局获悉,南京市企业调查队在近期对生活在南京的207名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得出《南京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调查分析报告》,全面解读生活在南京的民工们的生存状态。 调查显示,虽然目前南京民工生活状况有很大改善,但是,诸多问题仍然困扰着他们。
职业分布简单体力劳动是主流
据了解,本次调查对象包括现户籍仍在农村和原户籍在农村但迁入城市不满3年,年龄在16-65周岁的跨地区外出进城,被企业(单位)招用的在固定岗位就业的民工。调查结果显示,南京的民工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男性民工占74.3%。从年龄看,35-45岁年龄段的农民工人数最多,占38.0%。
近四成学历高中以上
过去认为民工的文化程度不高,根据这次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民工中文盲仅占3.0%,小学文化占11.8%,初中文化占到50.6%,高中及以上文化占到34.6%。总体上看,2006年,外出到南京的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占85.2%,2005年上半年,南京农村劳动力初中及以上文化占72.1%,前者比后者高出13.1点,说明外出务工的民工文化程度在农村劳动力中是比较高的。
建筑业民工仍然最多
根据调查,从事建筑业、制造业、居民服务业的民工相对较多,分别占到21.5%、13.1%和11.4%。在建筑业中,民工主要从事泥瓦工、机械操作等工作;在制造业中,农民工主要从事流水线上的具体操作工作;在住宿餐饮业和服务业中,民工主要从事服务员、家政保洁、保安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而且,绝大多数民工主要还是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只占5.5%和2.5%。
收入水平半数月薪低于千元
民工工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调查显示,在金融业、采矿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建筑业就业的民工月平均收入在1296元至1640元,高于南京民工平均收入水平;在服务业就业的民工月平均收入在660元至813元,低于全市民工平均收入水平。从总体收入水平看,800元以下的占19.3%,800—1000元的占35.7%,1000—1500元的占29.0%,1500元以上的占16.0%。在民工主要从事的职业中,公司的业务员依靠业务提成收入最高,其次是企业的管理人员,两者的平均月收入都超过1500元;建筑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平均月收入在1200元以上;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环卫工人和家政服务人员的收入最低,月收入仅为550元和610元左右。为了省点钱,民工的消费水平可谓极低。这次调查显示,民工人均月消费支出为457.5元,其中,用于食品消费248.9元,占54.4%,远远高于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所占的比重;用于住宿消费77.2元,占16.9%。民工的日常消费主要用在食品和住宿方面,其他方面的开支很少,而节省下来的钱大都寄回了家乡,去年民工寄回家乡的钱占总收入的51.9%。
生存状态14.4%民工被拖欠过工资
调查报告盘点出民工生存状态中的四大威胁: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依然存在;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尤其在医疗方面;居住条件恶劣,子女教育困难。
拖欠工资仍是最大问题
据调查,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为1160.7元,比2006年1—9月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152.6元低了991.9元,有12.1%的民工工资低于南京最低工资标准。拖欠工资是民工比较普遍碰到的问题,据调查,14.4%的农民工被拖欠过工资,建筑业尤为突出,11.4%的民工被克扣过工资。
近三成民工没签合同
调查显示,近三成的民工没签劳动合同。一些企业把民工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或是签订不利于民工的“不平等”合同。据调查,24.2%的民工没有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4.7%的农民工不知道要签订劳动合同,33.3%的民工与企业签订的只是临时劳动合同或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所以当发生工伤或其他纠纷时,民工很难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民工工作时间过长
被调查民工普遍工作时间过长,处于“过劳”状态。据调查,在城里务工经商的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2天,平均每天工作8.8小时。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的占52.2%,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的占40.1%,有7.8%的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
近七成民工没保险
民工所在的岗位很容易发生劳动工伤事故,但目前,只有4.4%的民工自己购买了工伤保险,有67.3%的民工没有办理工伤保险。一旦发生工伤事故,14.1%的农民工单位或老板不提供任何医疗费用,8.6%的农民工单位或老板只提供小部分医疗费用。一些农民工由于得不到及时治疗和经济赔偿,拖着伤残的身体回到农村,成为新的贫困户。
生了病只能自己买药
据调查,目前民工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还不到三成。从医疗保险参保率看,5.9%的农民工自己购买了医疗保险,17.1%的农民工由单位或老板帮其购买了医疗保险,而77%的农民工没有办理医疗保险。由于无法承担城市高额的医疗费用,41.4%的民工选择自己到药店买药,3.0%的农民工选择去个体诊所看病,4.2%的农民工选择回老家再做打算。另外,70.5%的民工没有办理养老保险。
五成民工住在工棚
民工的居住条件简陋,业余生活贫乏。据调查,近五成的民工居住在工棚、工作地和集体宿舍,还有些民工在城区和郊区租房,只有两成的民工拥有厨卫齐全的住房。而民工的日常休闲方式非常单调,78.1%选择看电视,50.2%选择看书看报,43.9%选择睡觉。由此可见,大多数农民工每天的生活基本上处于吃饭、睡觉、工作三点一线的状态,只有很少部分的农民工参加文化娱乐和体育锻炼。
子女上学交不起钱
南京目前民工子弟小学校数量有限,民工要具备“三证”,子女才能就读于指定的公办学校,否则就要自己交借赞费择校,这无疑加重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负担。据调查,民工子女在城里就学遇到的最大困难主要是,70%因为没有城市户口,66.7%因为学费高负担重。由于公办学校借赞费用高、生活费用高,而民办、民工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等原因,23.3%的民工对子女的教育情况表示不满意。
解决办法建议制定小时最低工资
针对民工的生存现状,南京市企业调查队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制订民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建立民工大病医疗制度、将部分民工纳入经济适用房范围等。
设民工工资专用账户
调查队建议,建设单位在申请施工许可证前,按比例存入银行的民工工资专用存款账户,专门用于民工工资的支付。将工资支付情况作为评价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对拖欠工资的企业降低信用等级,依法向社会曝光。开通举报投诉电话,对恶意拖欠企业,依法责令停业整顿、降低或取消资质,直至吊销营业执照。调查单位还建议,对民工执行最低工资制度,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推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相关岗位劳动定额的行业参考标准。要求企业不得以实行计件工资为借口不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不得以变相增加劳动定额来变相降低工资水平。发现民工工资扣除加班工资后低于最低工资的,责令企业支付赔偿金。
把民工纳入大病医疗
建议所有单位把民工纳入工伤保险,特别是采掘业、建筑业等高风险行业。建筑工程(含设备安装、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应当按照建筑工程项目为参保单元,按工程项目预算总价的不同比例,征缴工伤保险基金。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发生工伤,由企业按照工伤保险规定的标准支付费用。另外,建立民工大病医疗保障。对具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享受和市民一样的基本医疗保险。对灵活就业和建筑业等流动性强的民工,建立大病医疗保险,提供当期住院医疗保障,降低交费,下调企业交费比例,个人不再交费。而在养老保险上,建议缴费由企业和民工双方共同负担,以企业缴纳为主。建立全国统一的民工个人账户管理系统,在不同地区参保的,个人账户和保险权益随之转移,连续计算。民工退休时,可在当地社保机构领取养老金。
部分民工纳入经适房范围
对于民工的居住条件和子女教育上学问题,调查组建议,引导房产商建设面向民工的廉租房,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可建设供企业租用的员工宿舍。对闲置厂房等建筑进行改造,解决民工住房。将具有稳定工作,贡献突出的而且将长期在城市生活的民工,纳入城市经济适用房的范围。民工子女上学难,建议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民工子女入学;因为民工流动性强,建议改革学籍管理方式,方便农民工子女入学转学。
超六成民工存钱想做生意
民工挣了钱最想干什么?回家盖房子、结婚还是做生意?央视上个月发布了关于民工财富新观念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近80%的民工有存钱的计划,而用这笔钱投资做生意的比例则高达65%,远超过回家盖房子、结婚等用途。央视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等城市随机调查访问了1164人,接受调查访问的近80%的民工有存钱的计划,其中大多数人的存钱目标在5万元以上。调查发现,民工存钱的目的是为了投资做生意,他们的群体投资意识明显高于城市人。其次是子女教育投资。对于民工来说,如果有10万元钱的话,选择投资做生意的普通民工高达65%,均远高于给家里盖房子、结婚、购物等消费性选择。尽管相对城市人口来说,民工收入不高,但调查显示,民工具有极强的家庭责任感。在民工看来,健康和亲情是最宝贵的财富。 姚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