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快报记者 尹来 实习生 邝芳丽
他,是中国派往海地维和的第一人;他,是波黑地区维和警察高级指挥官中的第一个中国人;他,更曾在萨拉热窝获得了安南特派代表颁发的联合国和平勋章及证书。
庞波
———广州市一名普通的民警,却以“出生入死,勇创中国维和警察多项第一纪录”的理由当选2006年全国杰青。
波黑:与死神擦肩而过
庞波
第一次执行维和任务是在2002年1月,波黑。
在那里,庞波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了“警察”与“危险”二字联系紧密。当时,由于北约在轰炸波黑的时候曾大量使用贫铀弹,饮用水的铀含量竟比正常水高出100倍。
波黑内战期间大约埋设了400万颗地雷,战后只有少量的地雷得到清理,而且不少雷区没有标志。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庞波和同事停车的地方离雷区仅一步之遥,再前进一点后果就不堪设想。
记: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去当维和警察?
庞:起初就是觉得这是个机会,可以跟全世界的警察接触、交流,所以就报名了。
记:那应该说对于第一次维和任务,你没想得那么危险?
庞:第一次更多的是新鲜感。但这种新鲜感到了任务区以后就没有了。因为危险就摆在那里,离你那么近,那么真实。
记:怎么觉得危险很真实的?
庞:我们到达后,第一件事就是签一份保险协议:如果出意外,家人可以得到5万美元的赔偿。协议中还让你选择如何分配等等。所有人看到这份协议的时候都严肃起来了。
海地:一声枪响,我趴下了
2004年5月底,公安部指定庞波派驻海地维和,这是中国第一个到海地维和的警察。作为副指挥长,他负责整个任务区的行动指挥和维和。
当时,海地政变刚结束不久,各地治安形势非常严峻。仅首都太子港一地,就至少有8000名武装团伙。刑事案件发案率居高不下,群体骚乱频繁发生。街道上随处可见燃烧着的汽车轮胎、倒塌的房屋残骸。
记:听说你在那经历了第一次枪战?
庞:(迅速准确地说出时间)那是2005年1月7日,在海地的太阳城和贝尔莱尔。这两个区的名字都很好美,贝尔莱尔是“好的空气”的意思,但实际上一直被武装分子控制着,警察和军队都未曾进入过,治安最乱。我们决定采取一次军事行动。
记:一共派出多少警力?
庞:只算军警的话大概近200人。我们事先做了几套方案,准备得很充分。前期的行动也很成功,不到两小时,已经扣押了90多名可疑人员,还收缴了冲锋枪、手枪、毒品、手榴弹……就在我们准备撤离的时候,却突然遭到了非法武装分子的袭击!
枪声一起,我第一时间就扑倒在地,完全是本能的。因为真的置身于一个战场中,看到荷枪实弹的枪手,还有逼近眼前的死亡。
不过因为我们都做过预备方案,冷静下来后,我马上指挥军队的装甲车主动迎击,一面跟指挥中心联系,指挥防暴队把被扣留人员转移走,海地军方还出动了直升飞机在上空对武装分子进行全面打击。整个枪战大概持续了近半小时。
保护总统:装甲车开路参加球赛
在海地,庞波还为总统做过一次“保镖”。
当时在海地民间散落了很多枪支。于是,海地临时政府提出一个“球票换武器”的想法,提议在海地举行一场巴西和海地的足球比赛,用球票来换取民间散落的武器。
举办足球赛的想法一经提出就受到了海地居民的热烈响应,可临近比赛时,散落在民间的枪支却迟迟不见上缴。“球票换武器”的想法没能实现,但是,比赛要如期举行。由于巴西、巴拉圭的总统和海地临时总统都要亲临现场观看比赛,在海地当时的治安形势下,球赛的保卫工作和对总统的保卫工作任务非常艰巨。
记:当时现场有多少平民?
庞:整个体育馆全部坐满,场馆外面还挤满了密密麻麻没有票的观众。海地人特别钟意巴西球员,不管有没有票,他们都涌到比赛场地来了。
记:你们的任务是负责哪个部分?
庞:我们负责总统和球员从机场到体育馆及比赛结束后回机场路途的保卫。
我记得8月18日凌晨5时,总统的车队按计划顺利抵达目的地。但球员的车队就没那么顺利了。因为大小罗纳尔多都来了,沿途全都是疯狂的球迷。我们用装甲车开路都无法通行。这个时候我们只能启用备用方案,紧急从另外一条路上通过,才得以准时到达体育馆。
记:几位总统对你们的评价如何?
庞:巴西总统非常满意,走之前还竖着大拇指夸我们“verygood!”
希望没有第三次维和
庞波
去海地维和时,儿子刚出生3个月。他归来时,儿子已经一岁多了。
现在虽然依旧是每天忙忙碌碌,庞波每个星期总是挤出时间来陪儿子、陪老婆。他笑称,这是在跟儿子“搞好关系”。可即便如此,他依旧是家里对待儿子最严厉的那个,虽然觉得亏欠儿子太多太多,可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不妥协”。
记:在海地的时候怎么跟家里联系?
庞:在国外唯一不能克服的就是想家。平时就是打电话、发邮件。海地的电话效果还不好,延时很严重,经常是要等好半天,才能听到那边人的回答。
记:走的时候觉得很对不起老婆?
庞:我去北京培训的时候孩子才一个月大,去海地的时候孩子是三个月。应该说,这都是我老婆最需要男人在身边的时候。我们两个都是外地人,家里人都不在广州。这个时候,即便我不能帮她做些什么,能在她身边说说话都好啊。可这些我都做不到。我出去之后,还要她替我担心害怕,真的是对不起她。
记:你回来的那天见到儿子应该很高兴吧。
庞(无奈地笑):我记得很清楚,我从北京回来的那天,见到儿子真的很兴奋,他都一岁多了。我见到他就想抱他,结果他就用两只小手死命把我撑开。我当时的感受啊……真的很复杂,说不出来。当时我对于他,可能就是一个陌生人。
记:如果有第三次机会去维和,你会去吗?
庞:如果国家需要我去,我肯定去。但我不希望有第三次维和行动,因为那意味着战争。
在海地时,我曾到它的邻国多米尼加休息了一段时间。同样的岛国,由于没有战乱,多米尼加显得如此安静、祥和。当时的感觉真是恍如隔世。如果每个国家都能如此和平、宁静,这该有多好。(饶玲黄红英对本文亦有贡献)人物档案
庞波
现任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侦查科教导员,先后被派往波黑和海地参加维和行动。
2002年1月,庞波被公安部派遣赴波黑执行维和任务,晋升为比哈奇地区行动指挥局局长助理。
2004年5月,庞波成为我国首次派往海地的惟一的维和民事警察,并被联合国任命为行动指挥局副指挥长。
2004年,庞波作为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工作安全保卫部分的翻译组临时指挥长。
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第九届“广州杰出青年”;
2006年5月,庞波获得“广东青年五四奖章”;
2006年12月10日,庞波以第二高票当选第十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宁彪/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