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物价局不久前就调整137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在网上进行公示,在准备调整的项目中,125项收费标准有所提高。90%以上医疗价格提高引来民众哗然:药品的价格还没降下来,怎么又要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不得不暂停。
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事业加速发展的当下,江苏医价改革遭遇的波折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在反思这一事件时专家指出,对地方改革者来说,在攸关百姓切身利益问题的改革制度设计中,应该吸取江苏医价改革的经验教训,注重改革中社会公平正义的终极目标的体现,注重把握改革的协调推进。
患者:医价改革方案是涨价方案
记者在公示的价格表中发现,这137个项目包括67个检验项目、11个临床服务项目、6种介入项目和53项手术收费,有125个项目价格有所提高。其中一项免疫固定电脉从每次20元调整至360元,上涨了17倍。常规的小儿静脉输液从2.4元提高到10元,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分别从1.6元、0.6元调整为2元,体检费从8元提高至20元,胸腹水常规检查则从2元提高到18元。除此之外,也有部分项目价格下调,如手外伤清创术从150元调整至50元等。
由于涨价项目多,群众将这一方案称为涨价方案。目前的看病费用已经很高,如果再涨老百姓的负担又加重了!一位姓王的患者说,他准备接受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而调价方案中永久起搏器安置手术费净涨1000元。如果真要调价,我就申请提前手术,赶在涨价前把手术做掉。
从有关部门收集的反馈情况看,调整137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内容在网上公示后,群众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示项目中拟涨价项目过多,一些项目涨价幅度过大;二是担心医疗服务价格上涨了,药价却降不下来,有些药品一降价就失踪或换个包装价格又涨上去了,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更增加了患者负担;三是部分群众担心涨价后,医院会增加不合理的检查项目。不少群众希望通过公开医院服务项目成本,让老百姓看到价格调整的依据。
医院:以技养医是大势所趋
与广大患者的看法不同,医院方面认为,政府严控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即药占比,很多医院出现成本上升、收支不平衡,部分新技术的医疗项目价格低于成本运行。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体现了医生的劳动价值,是大势所趋。
近几年来,江苏省为解决群众看病贵难题,严格控制医疗机构以药养医,连续几年硬性规定医院药占比每年必须下降1个百分点,同时严令医疗机构门诊费用零增长、人均出院费用在前3年平均增幅的基础上下降2个百分点。江苏省卫生厅厅长郭兴华说,目前有些公立医院因此出现亏损,这种情况20年来是第一次出现。
南京鼓楼医院院长丁义涛说:鼓楼医院的药占比目前只有43%,是全省最低的。药占比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医院的损失就近1000万元。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虹举例说,2001年核定的胰体尾切除术成本为2357.8元,现行的收费标准为1300元;永久起搏器安置术2001年核定的成本是1586.85元,目前收费只有500元。这些项目做还是不做?做了就亏本,不做就没法给患者提供服务。王虹说,很多医院目前就处于这种两难境地。
江苏省卫生厅规划财务处副处长陶红滨认为,正是因为存在医疗服务收费成本倒挂等现象,导致医院运行困难,才考虑调整价格。这里没有该不该调整的问题,而是如何调整的问题。陶红滨说,既然医院在市场经济中运行,就应该按照市场规律来办,调整价格是顺理成章的事。
江苏省人民医院计财处副处长贲慧认为,这次调整只是一定程度的价值回归。比如公示项目中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准备从1700元调整到5000元。仅从数字变化上看,上升幅度的确非常大,但患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贲慧说,江苏以前将7000多个医疗收费项目归并为3900多项时,部分费用所定的价格仅仅是成本的70%~80%。例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一般需要5名医生3名护士,手术时间在8至12个小时,原来的成本就是5001.3元,项目归并后的价格仅有1700元,这次只是准备恢复而已。
养医模式如何平稳过渡
多数群众表示,支持医疗机构从以药养医向以技养医转变,但前提必须是破除以药养医的格局,而不是仓促提出以技养医,把改革成本转嫁到公众头上。对此江苏省物价局表示:调价项目不成熟的坚决不出台。尽管如此,社会各界对此事的关注程度并没有降低。
南京大学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系副教授严新明认为,此次调价公示有点操之过急。医疗服务价格不能纯粹按照市场规律来运行,比如注射费用,即使低于成本,应该由政府来补贴,因为这属于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一旦提高价格,几乎会影响到所有患者。
专家指出,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的全新部署中,在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一项,开篇即点明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这既是驱散普通民众小病扛大病养阴霾的一道金光,更应成为有关部门在公共事业发展中自觉践行的核心理念。
严新明说,在群众医疗负担过重的情况下,首先应该考虑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必须和降低药价和检查费用同步进行,而且后者的降幅应大于前者的涨幅,才能逐步降低患者的负担。他认为,在这一升一降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尽快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加大对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养老等公共事业的投入。
当前我国各项社会事业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矛盾多,情况复杂。南京市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陈如认为,政府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时,要把握好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并有意识地向患者、农民工、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倾斜。陈如表示,政府在政策出台前应该多进行一些实践式的、探索式的、试点式的调查研究,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政策的制定过程应该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避免随意性。(半月谈记者朱旭东凌军辉/编辑许小丹)
(来源:半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