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文/本报记者 枫叶 刘淑贤 特约记者 吴之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同处一个城市,同根同源,又是同行业最大的竞争对手,伊利和蒙牛成长过程被称为同城竞争现象。近年来,类似这样的在同一座城市崛起,产品门类、企业规模、企业知名度都相近的两家甚至几家企业的同城竞争现象还有很多,如西远、威尔浪与蒙霸、蒙康与泰尔力图等。 但最终竞争的结果都是同城两家企业实现了双赢。
创业之初没有太多的竞争
西远裤业,初创于1993年,与九牧王、虎都等品牌企业起步时间相差无几。从6台缝纫机、8名员工、两间不能称之为专卖店的店面开始创业。到2002年,仅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就有10家自营品牌专卖店,并基本完成了内蒙古地区内的专卖店网络布局,年销售额达到几千万元。
1996年,威尔浪专业西裤开始创建第一家专卖店。截至2003年,威尔浪专业西裤成功拓展了300多家专卖店,目前达到年推出600余个花色品种的时尚新潮男女西裤的能力。
之后,蒙霸、大卫·保罗、奥斯浪等开始诞生,形成了以呼和浩特为中心的北方西裤产业集群。
而在内衣市场,在“三枪”、“铜牛”等名牌内衣产品占领市场后,青城先后出现了两家保健内衣企业:蒙康与泰尔力图。
蒙康盛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前身——毛虎旦制衣厂创业初期,厂房简陋,设备落后,产品单一,只是个手工作坊式的裁缝铺,但目前公司营销网络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正向集团化、产品多元化方向发展。始建于1992年的呼和浩特市泰尔力图医疗保健用品有限公司,目前集科研、开发、生产、商贸于一体,并在北京成立了产品研发中心。公司采用中国科学院的纳米技术对内蒙古的绿色资源进行整合,研发生产出自己的专利产品——纳米硒多功能制品。目前,公司的营销网络已遍及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140多个大中城市。
你挑战我接招 你进步我超越
记者了解到,西远裤业的打版师前脚跳槽到威尔浪裤业,其广告设计师后脚拍屁股走人,跳到另一家裤业,不过此兄台已经是两进两出了。几家裤业接连发生的一幕幕人员跳槽现象,快得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个别跳槽现象,对裤业企业的管理与技术上的互相借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城裤业有着不错的基础:有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旺盛;从硬件来看,所有裤业企业已具备现代化工业园区、先进的吊挂生产流水线、通过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内蒙古本土市场的知名度、认知度和市场份额等条件。但内蒙古裤业企业存在营销战略雷同、产品更新滞后、服务水准低、低档次无休止的价格竞争的现象,久而久之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都“差不多”的概念。而以九牧王、虎都等品牌为代表的“闽派”、“豫派”服装在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后,已从价格取胜、质量取胜上升到以品牌取胜的高度,开始从低成本战略转变为品牌化、差异化战略,并逐渐向国际化品牌迈进。为实现错位经营,西远打出了“蒙派”服饰概念,而威尔浪则将西方服饰文化融入东方人的体形特征中。
两家企业经过细致、周密的市场调查,确定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扬长避短,另避蹊径,增加产品科技含量的发展道路。蒙康做出了开发生产远红外保健内衣的决策,泰尔力图以内蒙古得天独厚的纯天然绿色资源为依托,开发出健康产品,公司先后推出了五代功能性保健服饰小件护理、寝具产品。
与狼共舞——走草原品牌之路
那么,在前有“闽派”、“浙派”服装品牌占据半壁江山,后有欧美服装服饰超级品牌的重兵压境之下,处于民族地区的呼和浩特同城服装企业将如何与狼共舞呢?
用品牌整合资源是青城裤业的一个发展趋势。跳出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已成为青城裤业必须要修好的功课。企业应该像泰尔力图一样,用“内蒙古大草原”概念开拓市场。
有关专家称,对于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业来说,呼和浩特在区位、资源、人力成本等各个方面优势明显,完全有可能承接这一轮从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产业转移。
呼和浩特市长汤爱军对同城竞争状况是这样表述的:“一家快速发展,另一家就会产生明显的危机感。每时每刻,双方都在接受对方的挑战。他们都想超过对方,把在发展中形成的压力转化成发展的动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从蒙康和泰尔力图等内衣企业制订的未来发展目标可以看出,它们已经意识到竞争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把压力变为发展动力。蒙康提出要争创行业第一,争获中国驰名商标的目标;泰尔力图提出要做中国保健品行业的百年老店。责任编辑:d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