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岁末严冬,京城楼价依然火热。
12月14日,北京国贸冬季房展会悄然开幕。尽管和以往相比稍显“人气不足”,但城区内全在万元以上的项目单价,还是让人咂舌。
宏观调控使整个2006年的房地产市场成为关注焦点。 “步步为营”的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涨声依旧的房价走势和扑朔迷离的市场前景,也使得房地产市场各方对未来走势众说纷纭。
盘点2006年中国楼市,房价、宏观调控和政策执行力无疑是楼市最敏感和关键的词汇。
“稳定房价,调整住房结构”是2006年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加息、“国六条”、“90平方米70%”、“限外”等等涉及金融、信贷、土地、税收等多项政策顺次出台,调控也从“宏观领域”深入“微观层面”。
但纵观200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房价可用“且调且涨”四字来形容。一方面,2006年是国家出台调控政策最多的一年;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的房价,仍然处于持续上涨态势。
2006年初,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发布调查数据,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5%。虽然上海房价出现了2.5%的跌幅,但相对北京、深圳等城市两位数的涨幅而言,从2005年“国八条”就已开始的地产宏观调控,效果显然不够理想。
而在房地产行业的带动下,过高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并提出调整住宅结构、利用税收、信贷等手段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调节作用等“六条措施”。这个被业内称为“国六条”的措施,也从根本上奠定了2006年中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基调。
5月29日,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新一轮房地产宏观调控重拳出击。
这份被喻为“九部委新政”的《意见》明确提出:从2006年6月1日起,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土地供应,其年度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对项目资本金比例达不到35%等贷款条件的房地产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贷款;个人购买第二套住房按揭贷款的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在二手房交易时,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的期限,也从2年延长到了5年。
对于这些措施,可以明显感觉到的是,在严厉打击投机炒房的同时,改变房屋供应结构和加大对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无疑是这次宏观调控希望着力解决的问题。
如此密集的调控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是:二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7%,上海再降2.8%;到了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则同比上涨5.4%,房价涨幅基本得到控制;而在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上,上海、北海等10个城市同比还出现了微幅下降趋势。
但在北京,宏观调控后,房价仍然持续上升。6、7、8、9四个月房价仍然同比分别上升了11.2%、11.1%、11.4%和10.3%;10月,北京房屋销售价格更是以10.7%的涨幅领先全国。而深圳的情况,也基本如此。
由于房价的居高不下甚至向二三线城市蔓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执行力”问题也招来多方置疑,特别是各地落实调控政策的实施细则,其效果更成为置疑的焦点。
还好,房地产投资增速已经趋向稳定,房价大幅上涨的势头也得到初步遏制,尽管离普通居民的心理预期,还有不少差距。
另外,在各地政府手握一级土地市场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已经在开始探索“限地价和限房价”的“双竞”招标模式,土地也开始并非出价高者得之。这些,又都给2007年的房价走势,提供了充足的联想空间。
2007年房价:是多还是空?
2006年,有人预测年底房价将会大跌。可是到了年底,房价却依旧一路飙升。
2007年房价是涨是跌?专家、机构和老百姓猜测纷纭。既然是猜想,就有看空的,也有唱多的。
谢国忠的结论显然更受人关注。这位辞职在家的前摩根斯坦利亚太区首席分析师预言:由于全国性的房地产市场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房价下跌拐点将在2008、2009年显现。其中逻辑应该与其“中国房地产泡沫论”一脉相承。
看跌房价的还有王小广,这位来自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的学者认为,房子的成本并不高,目前房价虚高的原因,主要是地产商通过控制言论、囤积房源等各种方式操控了房价。不断深入的地产调控,将消除地产商对政府的要挟,同时也将取消政府部门对地产商的某种保护,因此房价必然下跌。
但大多数地产商并不这么看,依据是,从2006年的技术指标来看,土地供应短缺仍旧是房地产市场的主旋律,由此,至少是2007年上半年,可供上市销售的房屋套数供应将持续下降。而另一方面,购买力的积蓄,将让我们不得不面对2007年初房价大涨的事实。
还有另外的因素: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行业洗牌加剧带来的地产寡头进程加速,以及银行间竞争加剧给投资反弹创造的条件,都给2007年房价的持续上涨提供了足够的基础。来源:财经时报 (责任编辑: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