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色列国防部日前已正式批准在约旦河西岸兴建一处定居点的计划。约旦河谷区域委员会主任杜比·塔勒12月28日表示,将有100多户家庭入住新的定居点,其中包括23户在2005年从加沙地带撤离出来的犹太定居者。
以色列媒体及和平组织指出,这是以政府自1992年以来第一次批准在约旦河西岸修建新的犹太人定居点,因此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谴责以政府这一决定,称其将破坏巴以领导人会面后产生的积极气氛,葬送中东和平前程。
欧盟现任轮值主席国芬兰12月27日发表声明,认为以政府兴建定居点不符合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中以方应履行的义务。美国也对以色列进行了劝阻。美国国务院代理发言人加莱戈斯27日称,以方此举有悖“路线图”计划中的相关规定,可能对今后的中东和平谈判产生影响。
实际上,定居点建设一直是以色列的基本国策。通过移民并建立定居点,是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回归“圣地”、巩固国家的主要途径。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占领了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开始在阿拉伯人的土地上兴建犹太人定居点。以色列意在通过这些举措,分割、蚕食巴勒斯坦的领土,控制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冲,使驻军合法化,拓展本土防御,并抢占水源和其他资源。为此,以历届政府都采取鼓励人们迁到定居点的政策,并在住房、减税、就业和子女上学等方面向定居者提供优惠。
在这一政策驱动下,加之许多犹太人认为约旦河西岸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愿意在那里开创事业,所以30多年来,犹太人定居点建设得到飞速发展。以色列前总理沙龙推行单边行动计划前,以色列已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设有200多处定居点,定居者20多万人。由于加沙的战略地位和经济重要性下降,它逐渐变成了以色列的沉重负担。为卸掉包袱,用牺牲加沙小块地方来确保以色列对面积更大、更有价值的西岸地区的牢牢控制,沙龙对定居点来了个收缩战术,于2005年8月完成了从加沙全部21个定居点和西岸4个定居点的撤离。
中东问题有关四方出台的“路线图”,明文规定以色列必须冻结定居点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巴人的生活恢复正常,最终成立一个巴勒斯坦国。显然,这次以又要兴建定居点,与国际社会的意愿背道而驰。同时,对流离失所的巴人来说,更是一种屈辱。巴媒体称:犹太人定居点恰似“一把捅向巴勒斯坦人心脏的刀子,不把这个毒瘤除掉,巴勒斯坦人的心就永远在流血,永远不可能再回归自己梦中的家园”。
(本报开罗12月29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