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候选人物展播:孔祥瑞
解说1:五年前的2001年,天津港提出冲击亿吨大港的目标,并在全港上下实现了总动员。孔祥瑞所在的六公司分配到的任务指标是年装卸货物2500万吨,是全港总任务的四分之一。当时孔祥瑞是六公司掌管十几台门吊机的队长,要完成任务指标,意味着他们的工作效率必须再提高30%。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天津港集团公司煤码头分公司技术部工程师任强: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大家都认为没门,这绝对不可能了。 后来有的老师傅就提出来了,师傅就跟孔队说了,这个要想完成,除非再买新的门机。否则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在时间利用已经几乎到了极限了,大家连中午吃饭的时间都搭进去了,吃饭不停手,两班司机轮换。
解说2:当时的情形是公司没有购买新的门吊机的计划,只能在现有设备上挖潜。孔祥瑞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每天盯在现场琢磨门机工作的每个细节,希望能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新方法?终于有一天,望着以前熟视无睹的门机抓斗上上下下、周而复始的循环,他有了灵感。
孔祥瑞:我就看看这个抓斗,它有这么一个机构,这个抓斗它并的时候,这个大爪子开开两瓣,把这个斗并上到舱里以后就这样慢慢打开。当时我看可能这里边,能不能有个学问咱做,回来以后我跟队长讲了,能不能把这个动作咱们给它搁一块儿。
解说3:原来,在进口的门机上,抓斗提升和闭合是分开进行的,根据孔祥瑞技术改造后,现在抓斗提升和闭合两个动作合二为一,这样,门机每完成一次作业可节省时间15.8秒,速度提高了一倍,一天平均下来可多装480吨货物,充分保障了运输的效率,当年就为公司创造效益1600万元。孔祥瑞的这项技术革新后来被命名为“孔祥瑞操作法”,在天津港乃至全国的港口被迅速推广。
孔祥瑞:当时心里头非常激动,我们认为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只要你勤动脑,勤动手,勤思考,那是我们一个人的最大的收获,最大的功底和本事。还有一点,有些问题就是我们确实我们技术水平,技能水平比别人差,可是我们不能做先进设备的奴隶。
解说4: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孔祥瑞搞技术革新的热情是源于11年前的一次设备故障。 那是在1995年,孔祥瑞到六公司担任固机队队长的第三年,当时正值天津港快速发展阶段,港口装卸任务非常繁重,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孔祥瑞负责的六台新引进的新型门机却同时出现了故障,集体歇工了。
孔祥瑞: 出现情况以后,货源、货主在那儿等着、看着,煤就在码头放着,船在这儿停着,门吊全瘫了,这不把人急死吗?
解说5:原来这些新型门机在设计上有缺陷,但是由于工人们对新设备的构造原理不了解,没有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导致了设备的全面瘫痪。经过12个小时的紧张维修,故障终于排除了。 这件事让孔祥瑞强烈意识到自己绝不能再当先进设备的奴隶,要用知识来改变它。 但是学习科技知识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孔祥瑞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孔祥瑞的女儿孔莹莹:你看我们家那方厅,那灯比较暗,他有时就在那儿看书, 画一些图,机械呀,液压好,像是力呀,物理那方面的东西,我不太懂。每天晚上他回来没事看一个多小时, 白天也是,白天早晨起来吃完早点拿本书在阳台上翻来翻去,在那儿看,有时候还拿笔在那儿划,有时候他这么一看我也就不跟他说话了,因为我爸特别认真,他看书的情况下他不想理你,你跟他也白说。
解说5:在那段时间里,孔祥瑞象着魔了似的,他找来了所有使用设备的说明书,一页一页地抠,他几乎把所有设备的基本性能和技术参数都背了下来,而每次当设备出现故障,他都会把原因、修理过程等细节都详细地记在笔记本上。几年下来,孔祥瑞记满了十几个笔记本。后来孔祥瑞的很多技术革新的灵感都来源于这些笔记本。
孔祥瑞:我永远忘不了我师傅说这句话,这句话我是从30多年前得到的“艺多不压身”,我师傅就是讲,咱们现在设备坏了,自己能修,我们就是要,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别人会了,不如自己会。
解说6:2003年底,孔祥瑞被调到了煤码头公司一队当队长,这次他负责的是一套价值8亿元的煤炭装卸流水线。上任不久,孔祥瑞就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由于当初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天气的因素,到了冬天电缆结冰加厚,电缆进入取料机卷筒后直径变大,经常出现电缆出槽故障,造成系统损坏。这个庞然大物损坏修理一次造成的损失就会上千万. 难题再一次摆到了孔祥瑞的面前,孔祥瑞暗下决心一定要彻底治服这个庞然大物。
天津港集团公司煤码头分公司操作一队副队长贾铁柱: 他就有这胆,我们认为这设备是洋设备,人家设计理念应该是很先进的,不需要再改动了。但是他不这样认为,他就一句话,他说,再好的设备,也有不适应国情的地方。
解说7:连着好几天孔祥瑞一直蹲在机器旁,经过反复观察研究,他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孔祥瑞在电缆上方安装了一个刮板,专门用来刮去电缆上的冰雪。然后在电缆卷筒上加装了两个压轮防止电缆脱落,最后还在电极上安装了一个制动装置,一旦电缆有出槽的危险,就会报警并自动停机。就这样,一个产品设计上的缺陷在孔祥瑞这里得到彻底地解决。
孔祥瑞:只要这个电缆一松一倒,它不是往这边倒,就是往那边倒,对吧?你看,如果是往这边倒的,它一倒了以后一压它。啪,设备就停了。
解说8:孔祥瑞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但由于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在工作中,根本顾不上家。有一次因为他加班太晚,妻子把他挡在了门外。
孔祥瑞的妻子陈秀惠:晚上11点多回来的,一脸黑糊糊,脏不唧唧,穿着破棉袄有没有换衣服,回来特别生气,我那时候年轻,气也壮,当时我就跟他急了
孔祥瑞的女儿孔莹莹::小小的时候我比较叛逆吧,就是他很少管我,所以我也不听他话。
解说9:直到有一天妻子母女俩到孔祥瑞工作的现场看望孔祥瑞,她们才觉得真正理解了他。
孔祥瑞的女儿孔莹莹:: 第一次零距离的接近他的工作岗位,他的工作现场,跟爸爸零距离接触之后。我觉得我真的以前太不懂事了,当我看到他脸上都是煤呀,还有油,穿的工作服都是煤和油,脸上就是真的不夸张的说除了眼球以外全是黑的,我当时一看我就傻了。
孔祥瑞的妻子陈秀惠:当时我们孩子看了以后,眼泪都出来的就是特别的难过
孔祥瑞的女儿孔莹莹::从那一次我去码头开始,我跟他的代沟缩小了很多很多,我特别想更多的去理解他。
解说10:有了妻子和女儿的理解与支持,孔祥瑞搞技术革新的劲头更足了。近年来,孔祥瑞主持开展的技术革新累计有150多项,创造的效益达8400多万元 。现在,孔祥瑞已经完成了大专函授课程的学习,他还把自己的技术经验和学习体会都拿出来与工友们分享。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团队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技术革新,所管理的设备完好率达到98.7%,使用率达到87.5%,位列全国港口之首,这项纪录国内至今都没有其他港口能够超越。
孔祥瑞:我特别欣赏一首歌,叫《咱们工人有力量》。现在通过我们国家的发展和我们天津港的发展,我现在意识到,咱们工人有知识,有技能,才能有力量。 (责任编辑:李培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