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西部农村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西部地区幅员广阔、边界线长,少数民族多、地域分布广,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都在西部,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的29个在西部。 推进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快改变西部农村面貌,提高西部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仅是重大的经济任务,而且是重大的政治任务,事关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稳定。贵州省地处西部内陆山区,全省3900多万人口中有2900万在农村,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和农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所在、重点之所在、难点之所在。结合贵州的实际情况纵观整个西部地区,我认为西部地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注意做到“五个结合”。
一、把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与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动的建设与开发局面
西部地区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突出,并且普遍存在工业不强、城镇不富、农村贫穷的问题。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总体比较弱,远不如东部、中部地区;另一方面,西部多山地、少平原,发展现代农业困难比较多,要解决“三农”问题,与东部、中部相比,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应该更大。面对这样的两难困境,推进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既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又要进一步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做到工农互促、城乡互动。近年来,贵州省通过发展烟叶生产“第一车间”、建立茅台酒厂专用高粱基地、用贷款贴息方式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等办法,建立了工业带动农业的连动机制;把加快城镇化与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生计结合起来,把发展小城镇与实施移民搬迁结合起来,把拓宽城镇发展空间与带动郊区农业发展结合起来,增强了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与此同时,从帮助农民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这“三个基本问题”入手,扎扎实实地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十五”期间,全省整治基本农田660多万亩,修建和改造乡村公路3.35万公里,建成55.7万口沼气池、30万个小水窖小水池小山塘,改造茅草房4.83万户,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通广播电视;推广粮食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发展特色农业和畜牧业,帮助农民外出和就近务工增收;教育“两基”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每年利用多种载体培训农民700万人次。“十一五”期间,贵州将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跳出“三农”抓“三农”工作。主要是:大力扶持烟草、酿酒、民族制药、特色食品等与农业密切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完善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的示范化、规模化、科学化种植水平,广泛引进和积极培育劳动密集型企业,大规模开展针对农村青壮年的职业技能培训,采取“不离土不离乡”、“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等方式,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方针,大力推进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的产业容纳能力,就业吸纳能力,人口承载能力和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在继续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广泛推广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充分发挥山区农业的立体优势、气候优势、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质粮食和经济作物,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加充足的优质原料,为城乡人民生活提供丰富多样的优质产品。
二、把尊重农民意愿与加强政府指导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切实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推进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仅仅依靠农民自身力量还相当困难,必须在切实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好政府的指导作用和市场的调节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强大合力。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农村因地制宜开展的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活动,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有益尝试。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中,当地党委、政府认真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及时加以指导和推介,并多渠道组织力量予以支持,把农民的自发行动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为;同时,组织农户开展“农家乐”活动,吸引城镇居民前来旅游、休闲、娱乐等,用市场的力量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十一五”期间,贵州将坚持政府指导与群众主导,典型引导相结合,努力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力,一是充分汲取农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集中精力抓好试点,用身边的典型引导农民群众;二是搞好规划,并不断增加各级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大力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广泛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把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与人口控制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就十分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在贵州山区倡导建立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改革试验区。18年来,毕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5倍,贫困人口减少252万,少生112.6万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87平方公里,走出了统筹规划、综合治理、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路子。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省在生态脆弱的喀斯特山区大力实施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和“少生快富奔小康”等工程,在农民收入稳定提高的同时,全省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年下降一个千分点以上,初步扭转了被动的发展局面。实践证明,把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与人口控制有机结合起来的做法和经验,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非常切合贵州农村的实际。“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将继续统筹解决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与人口控制问题,切实改变“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进一步探索“人类保护生态,生态造福人类”的有效途径。
四、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保护、传承、创新、开发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快西部农村人文资源优势向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转化
西部地区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推进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注意保护、传承、创新、开发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近年来,贵州省积极挖掘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以“文化千岛,生态贵州”为主题,以“多彩贵州”系列活动为媒介,积极推介民族文化,大力促进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让许多少数民族农民登上了文化经济的大舞台,开辟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将坚持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积极开展民族风情旅游等特色旅游,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促进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五、把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西部地区的发展问题与民族问题息息相关。这些年来,贵州省各级党委、政府在充分保障自治地区行使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各项自治权利的前提下,认真落实民族地区的自主权,切实尊重民族地区的创造性,把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政策支持、财政转移支付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有效增强了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如2005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来视察的贵州黔西南自治州,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的发展位次由建州时的倒数第一位上升到了现在的第十四位。在今后的发展中,贵州将继续支持广大民族自治地方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行使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各项自治权利,维护好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鼓励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千方百计用好用活国家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把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和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水平作为重点,建立和健全扶持民族地区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贵州将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坚持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坚持量力而行、不搞一哄而上,坚持突出特色、不搞“一刀切”,坚持民主商议、不搞强迫命令,坚持引导扶持、不搞包办代替,力求通过一个一个阶段性成果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引向深入。(载于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办《学习与研究》2006年第12期) 作者:石宗源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