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记者 刘泱金陵晚报报道“‘南京’也是受保护的老地名?”“‘建业’的‘业’是不是写错了?”昨天本报《这50个老地名不能随意变更》一文见报后,读者提出不少疑问。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参与评选首批地名保护名单的专家薛光,为大家释疑解惑。
六大标准评出50个老地名
南京的老地名很多,要从中挑选出50个,实在是不容易。薛光告诉记者,首先要确定值得保护的类型。评审组的专家经过多次商榷,大家意见一致的大概有以下几类。一是南京的古称。如建业、白下、建康、金陵、应天等;二是历史悠久的街道名称。如乌衣巷、朝天宫、桃叶渡、成贤街、龙蟠里等等;三是一些桥梁名称。如朱雀桥、文德桥、镇淮桥等;四是历史上延续使用的山川、河流、湖泊名称,如紫金山、清凉山、秦淮河、玄武湖、莫愁湖等;五是古寺庙的名称。如鸡鸣寺、栖霞寺、毗卢寺等;六是城市中的片区。如大行宫、新街口、鼓楼、下关、盐仓桥等等。从这些大类中再经过几番筛选,首批保护名单的范围缩小到80个,专家们再根据一份《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体系评价表》,为入选的地名打分。薛光告诉记者,打分是有严格标准的,具体要看6个方面,分别是老地名的古悠度、知名度、文化含量度、文化独特度、普遍价值度以及传承价值度。最后根据得分的高低选取50个老地名作为首批保护对象。
金陵是南京首个“曾用名”
据介绍,南京在历史上用过50多个名称,这在世界史上都属罕见。首批地名保护名单第一项就是“政区名”,其中列举了金陵、秣陵、建业、江宁、建康这5个南京的“曾用名”。南京的古称那么多,为什么只选了这5个?薛光说,这也是根据打分的结果定的,而且这50个地名只是第一批保护名单,以后还会推出第二批、第三批,不排除其他古称入选的可能。在这5个“政区名”中,值得一提的是,金陵是南京市的第一个“曾用名”。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在今朝天宫后山设立冶城,铸造兵器。所谓冶城,其实并非城邑,只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围有土墙的“百工作坊”。所以朝天宫后山被称为“冶山”或“冶城山”。此后,越王勾践令范蠡筑城于今中华门外长干里,以图消灭楚国,称霸江淮,后人称它为“越城”。直到后来,楚威王熊商欲借长江天堑为屏障以图谋天下,于公元前333年在峭立江边的“石头”(今四望山)建城,置金陵邑。就是从这时开始,南京才有“金陵”之名,这也是南京的第一个政区称谓。
“南京”咋进了保护名单
“南京”这个名称也在保护名单之中,令不少读者都怀疑是不是报纸登错了。薛光告诉记者,“南京”本身就是一个古聚落的名称,只是现在加了“市”这个通名,“南京市”成为一个行政区的名称。其实,600多年前,“南京”这个名字就已经启用了。据介绍,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二月,朱元璋称帝(明太祖)。1368年农历正月,改元洪武,定国号为明,建都应天。同年八月,朱元璋下诏书,立南北两京,并以应天为南京,这是金陵称为南京的开始。地方志专家陈济民告诉记者,到清朝的时候,南京已经叫做“江宁”,但是老百姓还是习惯称这里为南京。
“建业”比“建邺”早70年
南京现在有建邺区,在地名办公布的老地名保护名单中又有个“建业”。记者请教了专家,原来,南京历史上既有“建业”也有“建邺”,并且前者比后者还要早70年。据介绍,东汉末年,孙权于建安十六年(211年)把政治中心从京口(今镇江)迁往秣陵。第二年,改秣陵为“建业”,取“建功立业统一天下”之意。同年,孙权修造石头城,营建江防设施,开始以建业为中心,积极为吴国的确立和巩固创造条件。孙权于229年夏在武昌称帝,当年9月,从武昌迁都建业。这是南京历史上第一次被定为国都。而建邺的由来是265年,司马炎称帝(武帝),建立晋朝。280年,司马炎兵分六路伐吴,吴国灭亡。平吴后,司马炎改建业为秣陵。282年,分秦淮河以北为建邺,秦淮河以南为秣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