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中巴两军指挥官在代号“友谊-2006”中巴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中进行联合指挥。本报记者 张雷摄
《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于12月29日正式对外发表,这是中国政府自1998年以来对外发表的第5部国防白皮书。新国防白皮书重申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与各国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新国防白皮书的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报记者就其中一些人们关注的问题请军内有关专家学者作了解答。
——编者
深刻理解国家安全战略思想
记者:新近发表的《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第一次全面分析了中国的安全环境,并深刻阐述了发展与安全相统一的国家安全战略思想以及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作为长期研究国防白皮书的专家,您是怎样理解这些问题的?
陈舟:新国防白皮书强调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的基本态势进一步发展,同时指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新挑战新威胁不断出现。首先,世界和平与安全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国际战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局面有望改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对话合作增多,世界大战和大国全面对抗在较长时期内可以避免。其次,国际社会面临的安全威胁日趋综合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矛盾错综复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是影响国际安全的重要因素,局部战乱和地区热点时起时伏。能源、资源、金融、信息和运输通道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上升,重大恐怖事件不断发生,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加突出。最后,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军事竞争加剧。军事力量对比失衡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变,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形势严峻复杂。一些发达国家加快研发高新武器装备,抢占新的军事制高点,持续强化军事同盟。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大军事投入,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
新国防白皮书第一次全面分析了中国的安全环境,并深刻阐述了发展与安全相统一的国家安全战略思想。国家发展稳定、综合国力上升,与主要大国、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不断发展,台海局势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等,说明国家安全环境总体有利。但国内和国际因素关联性增强,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斗争复杂严峻,则显示国家安全面临挑战。
新国防白皮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阐述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
新国防白皮书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白皮书首次公布,依据国家分三个阶段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规划,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
中国的国防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必然把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作为优先目标。中国将更加积极地开展对外军事交往,参与国际安全合作,推动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国际反恐合作和救灾行动。中国不会与任何国家进行军备竞赛,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无论国防政策怎样变化,中国国防的防御性是不会变的。
全面加强军兵种质量建设
记者:新国防白皮书以全景式和聚焦式相结合的方式,首次对人民解放军军兵种发展战略的主要思想进行了详细介绍,体现了军兵种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请结合新国防白皮书谈谈这样安排的初衷?
温冰: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加速推进,人民解放军建设正处于整体转型、结构调整和作战能力跃升的关键时期,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军兵种建设成为反映这种变化最直接、最深刻的领域之一。
白皮书首次全面介绍了陆军建设发展现状。白皮书指出:陆军逐步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提高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和特种作战能力;加速现役主战装备更新换代和信息化改造,建设精干合成、灵敏多能的新型陆战力量。同时,还对装甲兵、炮兵、防空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能力建设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这充分说明,陆军积极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和陆军发展潮流,依据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以信息化建设为牵引,不断提高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努力推进整体转型。
白皮书对海军海上作战能力建设进行了重点介绍。应充分认识到,在未来一段时期大规模陆战有可能避免的情况下,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以及保护我国海上运输线的任务日趋繁重,对海军建设发展特别是海上作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海军把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近海海域的整体作战能力,是与冷战后我国的安全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完全符合国家利益不断发展的需要。
白皮书对空军装备和训练等情况进行了深入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局部战争已经表明,空中力量已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突出因素,空中力量信息化成为夺取制空权和赢得战争主动权的关键因素。随着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发展变化,未来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军事斗争更为复杂艰巨,对我国空军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白皮书对第二炮兵整体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在安全威胁日趋多样化的条件下,加强第二炮兵建设,对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记者:新国防白皮书首次宣示了中国自卫防御的核战略,阐述了中国核战略的依据、目标、原则、核力量建设以及指挥体制。有国外舆论评论这在中国国防白皮书历史上是一个突破。您怎样评价这样的看法?
温冰:新国防白皮书首次提出了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这是中国提高军事透明度的一个举措。中国的核战略贯彻国家的核政策和军事战略,根本目标是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发展战略核武器的根本目的,是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从而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坚持自卫反击和有限发展的原则,着眼于建设一支满足国家安全需要的精干有效的核力量,提高核力量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确保核武器的安全性、可靠性,保持核力量战略的威慑作用。
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关于战略核武器的使用和建设原则没有任何变化。“不首先使用”原则自提出来的那天至今是始终一贯的。“不首先使用”原则在经历20世纪60-70年代极其复杂安全环境考验时都不曾有过丝毫的动摇,在今天中国综合国力快速提高和安全环境极大改善的情况下,改变就更没有理由。
王新俊:如果把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人类拥有核武器以来世界上所有的有核国家的核政策或核战略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不难发现,中国核政策或核战略具有如下特点:使用门槛最高、最强调自卫防御原则、最克制和最谨慎。这些特点反映出中国人民对核武器的基本态度,体现了中国战略文化以柔克刚和刚柔并济的基本内核。正如白皮书中所指出的,“中国拥有核武器的根本目的是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努力建设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记者:新国防白皮书首次用一个章节集中介绍了武警部队的体制编制、基本任务和建设发展情况,阐述了武警部队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根本职能和历史使命是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请结合新国防白皮书谈谈这样做的目的?
张春辉:武警部队自组建以来,先后经历了几次大的领导管理体制调整和编制调整。现行的领导管理体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着眼有利于党和国家对武警部队集中统一领导和加强部队全面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地方党委政府在处置突发事件的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调动、使用这支部队,有利于武警部队依法执行安全保卫任务而决定的。白皮书在这方面着重介绍了武警部队实行双重领导的基本情况,首次公开阐述了国务院、中央军委对武警部队实施领导指挥的范围和途径,这对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加深了解武警部队的领导管理体制状况非常有益。同时,白皮书还介绍了武警部队的力量组成、机构编成及主要分布情况,并首次向国际社会公布了武警部队的总员额,既表明了我国开放、透明的姿态,又便于国内外对武警部队编制结构现状加以了解。
新国防白皮书对武警部队和平时期的基本任务,主要分两个方面做了介绍。武警部队既是国家和社会安全稳定的保卫者,又是国家水电、交通、黄金地质勘探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者。作为保卫者,武警部队积极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需求,大力提高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完成中心任务的能力。作为建设者,武警黄金、森林、水电、交通四支警种部队立足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多做贡献,积极履行职能,表明了武警警种部队在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武警部队履行使命的能力来自于部队的建设发展。白皮书着重阐述了武警部队推进信息化建设、更新配套武器装备、加强部队教育训练、坚持依法从严治警、提高综合保障能力、改善基层执勤训练和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等方面的情况。这些方面建设发展的进步充分表明,只有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部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才能确立起正确目标和清晰思路,才能科学统筹好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从而推动部队全面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国防经费投入保持合理适度增长
记者:国防经费投入历来为国际社会所关注,也是历次国防白皮书介绍的重点内容。新国防白皮书首次将国防经费问题单列一章,第一次公布了中国国防费预算的编制程序。请结合新国防白皮书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张景恩:新国防白皮书明确提出我国国防费实现了由低投入维持型向与国家经济增长相协调的适度增长型转变。20世纪80年代,人民解放军贯彻“军队要忍耐”的方针,考虑到同期价格因素,国防费处于零增长甚至负增长。1990年至2005年,国防经费名义上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扣除同期全国消费价格总指数后,实际年平均增长不足10%。国防费增速与国民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略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速,也落后于近年来国家在农业和科教领域的投入增速。中国国防费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国防费的增加仍保持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
新国防白皮书首次公布了中国国防费的预算、执行和审计程序。中国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国防发展战略、军队建设目标和年度军事任务制定年度国防经费预算。预算编制过程由军队各级预算单位提出,由总后勤部、国家财政部、国务院、全国人大各级审查,采取“六步走”预算程序。国家和军队审计机构对执行情况进行全过程审计监督,进一步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提高国防经费的使用效能。
从新国防白皮书中关于国防经费部分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国政府以极大的诚意、极高的透明度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国防费问题的关切,表达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良好意愿。
加强边海防建设和边疆地区稳定
记者:中国的边海防是中国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维护海洋权益,保持边境和沿海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新国防白皮书首次单独设一章节对边海防建设及边疆地区稳定作了详细介绍,体现了边海防在国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请结合新国防白皮书谈谈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徐景春:新国防白皮书指出边海防建设坚持统筹规划、陆海并重、以防为主、防管一体的原则。就是统筹好边海防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关系,强调边防和海防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同等重要地位,以防卫为主导,注重发挥管理在保持边海防地区正常秩序、维护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边海防建设服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与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为一体,努力朝着统一、高效、稳固和信息化的目标发展。
新白皮书全面反映了边海防建设的情况。法规建设是边海防防卫和管理的法律政策依据,我国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各种政策法规,确保能够做到依法管边,依法管海。同时注重力量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管理手段,大大提高边海防队伍的现代防卫和管理能力。我国坚持睦邻友好政策,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平等协商、互信互利的合作理念,积极与邻国解决边界和海域划界问题,加强边海防各个领域的合作,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
新世纪新阶段,边疆地区稳定是当前维护好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重要保证。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边疆地区稳定,采取了许多促进边疆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促进边疆经济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和凝聚力,为边海防巩固奠定了坚实基础。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和公安边防部队不仅在打击犯罪、民族分裂和恐怖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者和模范实践者,为维护边疆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全方位发展对外军事合作关系
记者:新国防白皮书对中国军事外交工作近两年取得的卓越成绩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它反映了中国军事外交积极配合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以加强军事合作为主题,在实现共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迈出较大的步子,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请结合新国防白皮书介绍一下中国对外军事交往的情况。
王新俊:新国防白皮书指出,近两年来中国对外军事交往在某些重要方面实现了突破,并且巩固和加强了已有的对外军事关系,扩大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影响力。这些成绩说明,中国不但在维护本国安全方面增强了能力,而且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军事外交的重要突破主要表现在:中美军事关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取得突破。2005年10月和2006年7月,中美两军领导人实现了互访。这是自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使馆事件以来的首次互访。2006年9月和11月,中美两国海军分别在两国海域举行了联合搜救演习,这是中美军事历史上的首创。中俄两军在2005年8月举行了代号为“和平使命-2005”的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通过这次演习把中俄军事关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如此,2005年9月中国还邀请了24国的军事观察员和驻华武官观摩了北京军区组织的“北剑-2005”装甲师实兵对抗演习。近两年,我军在开展对外联合军事演习、合作反恐方面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
这些都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正在以更加开放和更加自信的姿态加入到世界军事交流的行列,中国军队不仅愿意同发展中国家推进军事互信和安全合作,也愿意和所有发达国家的军队开展合作,增进互信,共同承担起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责任和使命。
推进已有军事关系深化发展。2005年和2006年上海合作组织在各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下,合作领域不断扩大,逐步走向具体化和务实化,并且对更加长远的合作已经做出了较具体的规划。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虚到实,并逐步走向深化,为今后进一步的合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11—12月,中国海军同巴基斯坦、印度和泰国海军举行了联合海上搜救演习。通过这些多层次、多领域、多途径的军事安全合作,极大地缓和了地区紧张局势,促进了相互信任,为地区的和平发展和经济繁荣创造了宽松的国际环境。
背景资料
2006年世界各国发表的国防白皮书
德国
发表了名为《2006版白皮书:德国安全政策和联邦德国国防军的未来》的国防白皮书,涉及了德军12年来的作战情况、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以及未来德军的部署等问题。
日本
发表了《2006日本的防卫》国防白皮书,首次设置“强化日美安保体制”章节,详细阐述了强化“日美军事同盟”的重要性。
乌克兰
今年首次发表了名为《白皮书2005:乌克兰的国防政策》的国防白皮书,指导乌克兰军队应对改革和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并以此作为2006-2011年乌克兰军队的发展指导。
英国
今年发表了名为《英国核威慑的未来》的白皮书,阐释了英国核政策,说明英国保持核力量的原因、核力量的发展方向以及英国在核裁军方面的措施。
新西兰
今年发表了新修订的《国防长期发展规划》国防白皮书,阐释其对国际形势判断以及新西兰国防政策的变化。
同时,一些国家也以年度国防报告或者是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形式来阐述本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以及指导国防、军队建设的方针。
美国
今年发表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再度肯定和强调了“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战略,认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依然是美国国家安全所面临的最重要的威胁,反恐依然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
韩国
发表了《2006年度报告》,提出了建立先进的国防管理体制等四大国防政策、改善军营文化等四个创新性任务。
印度
发表了《2005-2006年度报告》,分析了印度面临的安全环境,介绍了印度陆海空三军发展状况以及部队训练等情况。(潘孟华辑)
新闻链接
《2006年中国的国防》披露的数字与事实
2006年国防预算2838.29亿元
2006年,中国国防费年度预算为2838.29亿元人民币。中国国防费总额、军人人均数额,与其他大国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2005年,中国国防费总额、军人人均数额分别是美国的6.19%和3.74%。
完成裁军20万
2005年底,中国圆满完成裁军20万任务,军队规模现保持230万人。陆军部队是精简重点,共减少编制员额13万余人,军区机关和直属单位、省军区系统,裁减6万余人。通过调整,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占全军总员额的比例提高了3.8%,陆军部队的比例下降了1.5%。
18个集团军
人民解放军陆军机动作战部队共有18个集团军。
67所军队院校
经过调整,军队院校现有67所,分为军官学历教育院校和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全军目前共有博士学位授权单位41个、硕士学位授权单位60个。同时逐步提高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比例,全国已有112所高等院校承担了国防生培养任务。
66万武警部队
武警部队总员额现为66万人。武警部队主要由内卫部队和警种部队组成,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列入武警序列。武警部队每天有26万余人轮流值勤。
20多亿元投入边防基础设施建设
近10多年来,国家投资20多亿元进行边防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2万余公里的边防巡逻路、6000余公里的边境铁丝网和近600套边境监控设施。
与150多个国家建立军事关系
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建立军事关系,在107个国家设立武官处,有85个国家在中国设立武官处。两年来,人民解放军高级军事代表团出访60多个国家,有90多个国家的国防部长、三军总司令、总参谋长等高级代表团来访。 (丁增义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