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傍晚,记者来到同安凤南农场后坂新村12号,见到了何远兰女士。当时寒风四起,但她穿了一件不合身的外套,里面是一件单薄的衬衣。交谈中,她一直搓着干裂、布满皱纹的双手。
“晚上闲下来的时候,真的觉得好累啊,孩子慢慢长大,我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 |
2001年8月,何远兰一家五口从重庆奉节迁移到厦门,当时最小的孩子才1岁多,由她一路背了过来。2003年初,她丈夫的腹部经常剧烈疼痛,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是肝癌晚期。为了丈夫,她东挪西借地凑了4万多元,希望治好家里顶梁柱的疾病,但两个多月后丈夫还是撒手去了,留给她的是三个年幼的孩子,最小的才4岁。
祸不单行,2004年春节,大女儿李锐骑自行车出门不慎摔倒,右腿严重骨折。何远兰向亲戚、邻居借钱,把女儿送到同安第三医院动手术。“医院免了我们很多费用,政府补助了1400元,帮我渡过难关。”她的泪水充满了感激。
这时,就读于凤南中学初一的大女儿李锐一瘸一拐地放学回家了。她瘸着腿走进房间,拿了纸巾递给母亲,静静地坐在母亲身旁。“我成绩不好,不想读书了。”记者问她是不是想帮妈妈分担家里的负担,她看看何远兰,又看看我们,没有回答。
何远兰如今在后溪一家五金厂做手工,每天忙忙碌碌,但月工资只有六七百元。“家里一般都是吃稀饭和面条,”在自家的小院子,何远兰自己种了些青菜,平常只吃这些,很少吃肉。记者问她,孩子正在长身体,只吃这些能行吗?她疼惜地看着身旁的孩子,泪水再次顺着她布满皱纹的脸庞缓缓滑落,女儿小锐懂事地递上毛巾。
昨日上午,市红十字会、国泰妇科医院、宝乐客家楼的工作人员及热心市民龚辉女士专程上门送温暖。何远兰和3个孩子都外出了,家里只剩下何远兰的婆婆周树英。她接过沉甸甸的冬衣物,哽咽地说“谢谢,谢谢。”国泰妇科医院的医生为周树英检查身体,询问她最近的身体状况。
“尝尝吧,看好不好吃?”宝乐客家楼员工递上他们精心制作的点心。周树英小心翼翼地拿出最小的一块,轻轻地咬了一口,又放了回去。她说,孙子和孙女再过半小时就放学了,要留给他们吃。
“让我怎么感谢你们啊”,她送大家出了门口,又送了一程,声音又哽咽了。
本报记者 薄洁 实习生 刘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