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拓玲
“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高度重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以城市道路建设为重点,建设城市高架快速干道,打通城市出入口道路,使我市的综合交通体系日趋完善。
市政公用事业长足发展
“十五”期间,我市市政建设共完成投资115亿元,是“九五”期间的5倍,完成重点工程194项。城区主次干道新建拓宽86条、总长度307公里,新增道路面积达586万平方米。不仅如此,全市还新建了大型桥梁18座,新增人行天桥61座、地下通道6座。路灯由2000年底的24838盏增加到目前的137639盏,增长5.54倍。城区现有道路1198条,总面积1800万平方米,城区人均占有道路面积达7.68平方米/人。近年来,为解决城市积水问题,市政部门不断增大城市出水口与排水管网建设力度。截至目前,中心市区投入使用的排水管道达1154公里,检查井、收水井42562个,过街管道9947条,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普及率分别为61%和42%,全市29处积水点完成改造,使我市易积水重点地区的排水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市民出门办事比过去更方便了,同时得益于我市公交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市公交总公司平均每年增加新车300辆以上,营运车辆由2000年的1980辆,增加到2005年的3301辆;营运线路由2000年的105条,增加到2005年的190条。结合西安城市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市公交总公司几年来相继开通了600路、300路等“南北绿色快速通道”。如今的西安,每300米之间就有公交站点,线路平均每5分钟有公交车辆,大街小巷有公交线,万人住宅小区有始发站,2006年9月5日开通的首条贯通西安二环的1、2号线,让我市城市公共交通“五横五纵一环”的框架布局完美实现。
城市大气环境日益好转
拆改燃煤锅炉、推广使用环保型煤、控制餐饮洗浴业油烟排放、治理机动车排气污染……,“十五”期间,我市坚持不懈综合整治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通过大力推进“蓝天工程”,使西安一天天变净、变美、变绿,大气环境质量日益好转。
几年来,市环保局先后累计拆改燃煤锅炉4900余台,推广使用环保型煤,强制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使用低硫、低尘的优质煤,减少了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量。对城区6900余家餐饮单位实施了清洁能源改造,2670家餐饮单位安装了油烟净化处理装置,改造和更换烧烤炉1300余台。在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活动中,共有25万余辆机动车接受了尾气检测,约2.5万辆尾气超标机动车经治理后复检达标,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大为减轻。为加强扬尘污染控制,环保部门加强规范施工工地防治扬尘措施,对露天堆放的煤堆、渣土、粉煤灰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实施围挡、覆盖,实行扬尘污染状况例行监测和通报等,对控制自然扬尘和二次扬尘污染起到了积极作用。扎实有效的治理措施让我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由“九五”末的150天增加到2005年的290天,净增加140天,创我市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截至2006年12月5日,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81天,占同期总天数的82.5%。
告别水荒打造节水型城市
引来黑河水,沁润西安城。从1990年到2004年,黑河金盆水利枢纽工程的竣工,让困扰西安发展多年的水荒问题彻底解决,为古城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黑河供水系统启用至今累计向我市城区供水25.6亿立方米,农业灌溉供水2亿立方米,水力发电1.3亿度。在极大地改善了工农业用水条件和西安市民生活的同时,有效地遏制了城市地面下沉,确保了城市安全,让西安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了动力源泉与重要保障。
为同步改善农村人蓄饮水条件,2000年起,市政府全面实施农村改水工程,逐步解决农村群众饮用苦咸水、高氟水和污染水问题,截至2005年年底,全市在农村地区投入饮改水资金2.82亿元,兴建人饮工程1550处,解决了山、塬、岭和污染区212万多人的饮水困难,群众饮水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有效解决城市生活、生产用水的同时,我市建立节水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息。2004年1月,水利部正式将西安市列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两年多来,我市节水亮点不断呈现。全市全面推行工业循环用水和中水利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使全市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78%。目前西郊热电厂每天利用市政集中处理的中水8500吨,其生产用水、办公楼、生活区已全部改造为中水和自来水两路水源,年利用中水306万吨。为不断提高水生态环境和水源保护,我市全面开展了封停企事业单位自备井的工作。截至目前,仅市区已封闭自备水源井685余眼,减少地下取水量每日约16万立方米,使多数区域的地下水位已开始回升。
复兴皇城彰显西安历史名城魅力
无论是行走在西大街,还是穿梭于书院门,西安的古都韵味都从一块块青砖中渗透出来。作为十三朝古都,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表现出的古老民居日渐稀少,建筑风格混乱,令古城失色不少。为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重现古都盛景。我市近年来积极实施“唐皇城复兴”计划,逐渐还原西安历史古都风貌。
作为西安皇城复兴的开篇之作,2004年以来,我市投入7亿元改造顺城巷。目前已实现了全线道路贯通。同时对顺城巷内侧的建筑物进行屋顶及立面整治,将原来的现代建筑改造成古香古色的仿古建筑。文昌门至南门段是顺城巷改造的典范之作,新建的仿古建筑与书院门街、千年碑林形成了西安最具有古典文化韵味的区域。从2001年开始,我市开始实施西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保护工程,斥资35亿元对西大街沿街建筑进行改造。改建后的西大街从原来的不足20米拓宽到30米。新的西大街上兴建了鼓楼西广场、安定门北广场、市委北广场和若干个街头绿地,修复后的都城隍庙广场的牌楼,成为西大街的点睛之笔。
唐皇城复兴计划将老城区分为中心发展区、顺城旅游服务区、城市功能发展区和入城区四个部分。2050年,“皇城”(老城区)内人口将从40多万降到20多万,取缔部分高层建筑,地面交通将以步行为主。在老城区的规划与改造中注入唐风古韵,把老城区建设成具有鲜明历史文化特色,以旅游、商贸、居住为主的世界著名古都的核心区;把行政中心迁至10公里外的张家堡,使“新”“老”城区交相辉映。
美丽西安惹人醉
这些年来,西安变得越来越美丽。美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本着“宁舍千万金,要建一片园”的决心,实实在在为民办事。投入很大资金,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园、广场、雕塑等人文化的建设。记者从市规划部门了解到:西安现有公园30个,建成广场28个,雕塑100多组,拟建中的小广场有66个。
身旁的公园让城市百姓方便休闲,而远山的绿色则为城市输氧,成为西安乃至西北人的“洗肺中心”。秦岭北麓的开发是我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战略着眼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秦岭山区已先后建立森林公园14个,其中楼观台、终南山、朱雀、太平、王顺山、骊山等6个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市级森林公园有黄巢堡、太兴山等7个森林公园,还有乡镇开发建设的汤峪湖森林公园,翠华山为国家地质公园。另有风景名胜区、宗教文化旅游区等30多处。在秦岭北坡及山麓地带已建立各类度假村、避暑山庄、宾馆、饭店百余处。这一切有力促进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
皇城复兴计划的逐步实施,使古城西安有了更加迷人的古风神韵,让远方的游客从这里“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饱享中华历史文化的精神大餐;高新区、经开区等开发区的日新月异,成为城市现代发展的崭新靓丽风景;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的和谐发展,使城市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绿地、靓丽街景……使生活在这个城市的百姓明显感受到了幸福指数的提高。西安可看的地方多了、西安让人舒心的地方多了、西安让人为之振奋的亮点多了……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正在变成一个个令百姓满意、愉快、幸福的成果不断呈现出来。身处斯地,百姓之福,这样的感受相信还将与日俱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