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1月1日透露:今年将积极研究制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加大政府投入,严格执业监管,维护公益性质,减轻群众负担。
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1月1日透露:今年将积极研究制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加大政府投入,严格执业监管,维护公益性质,减轻群众负担。
| |
他在北京发表的新年寄语中说,今年要继续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控制疾病流行,减少疾病发生。
同时,切实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和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他说,当前卫生事业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突出问题和困难。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忠诚履行服务职责,有效增进人民健康,是卫生工作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
他称,去年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建设,努力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着力研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取得了重要进展。
高强代表卫生部,向全国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及其家人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提出,要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求真务实,努力工作,开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中新社北京一月一日电/曾利明)新年寄语卫生部部长 高强(2007年1月1日)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依依告别了硕果累累的2006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07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代表卫生部,向全国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及其家人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6年,是国家实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为卫生改革发展指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建设,努力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着力研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取得了重要进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社会各界密切配合、积极促进,人民群众热情鼓励、关心帮助,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迎难而上、奋发努力。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更加坚定,维护群众利益的目标更加明确,改革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景更加美好!
当前,卫生事业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突出问题和困难。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忠诚履行服务职责,有效增进人民健康,是卫生工作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这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承担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昂扬的斗志和开拓进取的作风,求真务实,努力工作,开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2007年,我们要继续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控制疾病流行,减少疾病发生。要切实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和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同时,要积极研究制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加大政府投入,严格执业监管,维护公益性质,减轻群众负担。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都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和人民的要求上来,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扎实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
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倍增。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突出的业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来源:卫生部网站)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渐明晰 两种基本医疗覆盖城乡居民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解释后说,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中国模式。随着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厘清,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我国农村普遍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市推广社区卫生服务,这两种方式并举的含义,是对中国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2005年医改不成功的质疑、哈尔滨天价医药费等波澜未散,2006年的卫生领域又密集发生了“齐二药”、“鱼腥草”、“欣弗”等数起“药害”事件。自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令公众健康意识觉醒,“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吁得到广泛认同,医药卫生开始成为民生焦点之一。在2006年,面对社会高关注度,体制、机制矛盾丛生的卫生行业似乎准备不足。
9月17日,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王东生透露,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11个有关部委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已经成立,并已开始运作,专门协调统筹医疗改革各方利益。如果不出意外,医改大方案今年底或明年初即可出台。
医改协调小组成立 医改新政拟覆盖全民基本医保
·医改元年:给政策不给钱
对于医改的时间界定,一般从1985年改革算起,但如果追本溯源,启动中国医改的第一句话是:“卫生部门也要按经济规律办事!”
·向“医疗市场化”进军
1992年春,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浪潮。医改在这一背景下再次提上日程。“如果等一二年,其他部门、行业各种产业部搞起来了,甚至你自己的领地都被人家挖走了,市场、群众就不需要你的产品了。”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陈敏章在华东七省市卫生厅局长座谈会上说。
·卖公立医院的产权改革
从1999年开始,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拍卖医院、卫生院,这主要是财政投入不足。2000年2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确定了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2003年的SARS疫情让中国开始检讨卫生事业。在卫生部内部,“政府主导派”与“市场派”的意见仍不相上下,当时任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的吴明江所阐述的“国退民进”理论,被视为产权改革的号角。
·医改风云突变
2005年5月初,卫生部副部长马晓华发表讲话,严厉批评了当前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淡化、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并且着重强调:“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引入市场机制。产权制度改革,不是医疗制度改革的主要途径,我们决不主张民进国退。”
据报道,在9月17日举行的公立医院价值取向与发展走向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王东生透露,经国务院批准,国家11个有关部委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已经成立。
这个协调小组,设在国家发改委,由发改委主任马凯和卫生部部长高强任双组长;小组成员包括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十余部委。协调小组的工作目前正在专题调研阶段,目前已经列出了几个医改专题,通过对这些专题调研,最后拿出具体政策。
如果不出意外,医改大方案今年底或明年初即可出台。另据北京卫生局消息,该论坛还透露了公立医院的改革方向,将坚持社会公益性,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合理补偿机制,建立适应市场运营机制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激励机制。医疗保险改革的核心是按照宪法的要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覆盖所有公民的医疗保险体系。
反方:实施“英国模式”难度相当大卫生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法学院司法鉴定室主任孙东东对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说,对中国的医疗改革来说,“英国模式”其实只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想法,如果真的要实施有难度。
正方:政府可以考虑承担全民医保中国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社会科学所研究员唐钧认为,即使真的实行由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及全民基本医疗的“英国模式”,“用钱不会像想象的那么多”,“全民医保起码是可以考虑的”。
现在我们讨论医改方案,无论采取何种模式,无论增加多少政府投入,都必须想办法保障政府要“把钱用到百姓身上”。也就是说,医疗改革必须首先破除官本位,而代之以民本位。
责任编辑:wj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