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8版
七问公共交通:
百姓出行成本怎么降
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年末,发生了两件值得关注的有关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事件。一是由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中央部委,在12月初联合发布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明确指出,城市公共交通必须实行低票价政策;要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政府对轨道交通、综合换乘枢纽、场站建设,以及车辆和设施装备的配置、更新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这一重大的政策转变,对于广大居民的生活,特别是对大家的出行有什么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首先,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重视,说明了政府对公共交通的定位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对政府在公共交通领域应当扮演的角色更加明确了。这表现在:城市公共交通属于和居民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的带有显著的公益性质的公共产品,完全依赖市场是不合适的,政府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不仅要进行规划,监督,还应当进行必要的投资,并通过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来保持较低的票价。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在有的城市,某些部门或某些负责人,对于政府在发展公共交通方面的地位和职能的认识可能有一些不正确的地方,片面重视发展私人小汽车,而忽视了公共交通的发展,重视城市道路建设,而忽视了公交的优先发展。结果,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大部分居民出行越来越困难。
其次,中央和地方政府明确了城市公交票价应当实行较低水平、政府应当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和投资,这是对公共交通的支持,也是对广大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鼓励。按照有关部门的说法,今后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使其在整个交通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即公交出行的分担率逐步提高。
目前,全国大城市的分担率平均水平不足10%,特大城市也仅有20%左右,而欧洲、日本、南美等大城市达到40%-60%。根据建设部一位专家的观点,今后5年内这一比例要提高到30%左右。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采取适当的价格和财政补贴政策,通过保持较低的优惠票价,鼓励大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总之,在2007年,随着各地对中央发展公共交通政策的逐步落实,可以相信,广大城市居民的出行环境能够进一步改善,公共交通的票价有可能保持稳定甚至下降。
预测:随着各地对中央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的逐步落实,可以相信,广大城市居民的出行环境能够进一步改善,公共交通的票价有可能保持稳定甚至下降,居民的出行成本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小。
八问能源:
价格为何一直涨
根据我国过去几年能源价格的变动趋势来看,我国能源价格目前处于上升时期,能源价格总水平将持续上涨,并有可能继续超过工业品的平均上涨幅度。
能源价格上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供需关系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高耗能的重化工业发展加速,并在产业结构中占居主导地位,能源需求因此大幅度增长,拉动了能源价格的上涨;二是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国内价格。2003年-2006年9月,国际原油价格由平均28.4美元/桶上升到66美元/桶,上涨了132%。三是能源价格趋于合理,资源的稀缺性,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成本开始在能源价格中有所反映。
能源价格上涨也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和资源的重新配置。首先,能源价格的上涨,使得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近几年来,能源工业的利润总额占全部工业利润30%左右,为能源工业的发展和再投资创造了条件。其次,能源价格上涨可能会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然而,我国能源价格的上涨并没有造成生产部门平均盈利水平的下降。在能源价格持续上升的同时,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略有上升,居民收入增长指数高于消费价格增长指数,生活水平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这一方面说明能源价格上涨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
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和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政府对能源价格的控制会逐步放松,能源价格将逐步回归到供需关系所决定的水平上。尽管在过去几年中我国能源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但是还未达到合理的水平。就具体能源品种来看,在今后一、二年内,煤炭价格可能还要继续上涨20%,其中电煤价格将与其他煤炭价格趋向一致;电煤价格的上涨会推动火电成本的上涨,但是电力企业自已要消化一定的成本,此外,随着成本较低的水电供给的增长,电力平均价格的上涨幅度要小于煤炭价格的上涨幅度。由于电力产品不能储存,电力价格的上涨有时还不能完全取决于成本。电力需求的减缓对电力价格上涨也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价格交叉补贴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居民用电价格上涨幅度可能要高于大宗工业用电价格的上涨。
石油价格的涨跌主要受国际油价的影响,而国际油价又受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和主要产油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与政治社会经济稳定性的影响。综合地看,世界原油价格在经过数年的高价位的盘整之后,若没有其他意外因素的影响,将在65美元/桶的价位上波动,但波动的平均幅度可能会要大于过去几十年。
原油价格是成品油价格的基础,由于我国对成品油的价格实行从紧控制,虽然数次调高成品油价格,但调高的幅度远远低于原油价格上涨的幅度,大致仅相当于原油价格上涨幅度的一半左右。受价格因素的影响,我国炼油企业亏损问题比较突出,进一步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已提到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即使国际原油基本平稳,成品油价格也有上涨的冲动和压力。
预测:今后的几年内,煤炭价格可能还要继续上涨20%;居民用电价格上涨的幅度可能要高于大宗工业用电价格的上涨。天然气价格的涨幅将是所有能源产品中最高的。
九问农产品:
价格会缓慢攀升
百姓关注粮油价格
自2006年11月份以来,我国各地小麦、玉米、大豆和籽棉收购价格分别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全国食用油平均零售价格较10月份上涨了6.04%。在北京,米、面、菜及主副食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攀升,其中食用油、面粉价格涨幅超过10%;小麦出售价格由9月份每公斤不到1.4元涨到了1.6元左右,涨幅超过14%。
粮食价格到底还会上涨多久?将会上涨多高?分析认为,在供需缺口并不大的情况下,加之政府已陆续开仓拍卖粮食,2007年,国内粮价价格还会略有上涨,但涨幅不会太大。
由于与百姓生活关系密切,因而,粮油价格的上涨自然让普通民众有着最深切的体会。
其实,粮油价格上涨更多的是一种市场行为,属于全球范围内供求关系出现波动的结果。不过,国家对粮油价格上涨这一现象给予了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稳定粮价。
虽然国家在密切关注粮油市场的走势,当前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控,暂时不会出台限价措施。
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在国家大力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的支持下,2006年全国夏粮和早稻生产取得了好收成,夏粮比去年增加148亿斤,增长7%,早稻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秋粮丰收,全年粮食增产已成定局。从1995年到2005年,在短短10年间,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垦区粮食总产突破了200亿斤大关,达到205.3亿斤,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80亿斤,商品率达到88%。
从总体上看,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为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2006年国家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不仅继续把小麦和稻谷都纳入收购范围,而且启动时间早,农民售粮积极性高,收购进度快,收储数量大。
由于粮食收储入库数量较大,农民手中的余粮不多,流通领域的商品粮大大减少,而2006年10月份以后是粮油尤其是小麦生产加工和消费的旺季,商品粮的需求较多,最终导致10月和11月市场粮食供求偏紧,粮食特别是小麦价格上升较多。
另一个促使粮油价格上涨的因素来自国际市场。
2006年,受干旱少雨等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除中国外,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大国如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粮食都不同程度减产,导致世界粮食减产1.6%,其中谷物产量减产2.1%,小麦减产5.2%,粗粮减产1.1%。与此同时,因人口增长、饲料和工业用粮增加,2006年世界粮食需求量平稳增加,比去年增长1%。
粮食价格稳中有升
在粮食供求关系偏紧的形势下,近期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上扬。在世界最大的农产品期货市场芝加哥期货市场上,主要粮食品种的期货价格大幅攀升,目前主要大宗粮食品种的期货价格处于全年高位,小麦和玉米价格创2002年以来的新高,稻谷价格大幅回升。在国际粮价的带动下,国内粮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今年,不管是小麦、大豆还是玉米,价格都要有所上扬。目前,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却只拥有世界7%的耕地,而由于工业化及环境影响,耕地还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缩减。富裕人口的消费持续增长及有限的耕地限制,最终会导致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
预测:2007年,国内粮食价格可能会略有上涨,但涨幅不会太大。
(据《中国经济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