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烟台去年票房仅400万 同是电影院,差距咋这么大呢?

  “走,看电影去!”

  10年前,看电影是老少咸宜的文化娱乐活动。天刚抹黑,电影院前排队买票的就站了一溜儿。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电影市场开始走下坡路,大小影院变得门可罗雀,即使被冠以“贺岁”、“巨献”、“全球同步上映”等字眼的大片,也难以吊起观众的胃口。

  从2002年开始,随着《英雄》、《十面埋伏》等国产优秀影片的上映,国内电影市场开始复苏。但烟台的情况却不见好转。据业内人士介绍,去年全烟台市的票房收入是400万,而济南一个影城的票房收入就有1000万,青岛随便拿出一个影城来,每年的票房都能达到800—1000万。

  冷清的烟台电影院将何去何从?

  从“黄金期”到“低迷期”

  80年代初期可以称为烟台电影行业的“黄金期”,当时,包括新中国、大光明、东风在内的市电影公司下属的影剧院充分享受着计划经济年代的利好。由于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匮乏和枯燥,看电影成为很多人生活之余的最好调剂。“那时放什么电影大伙儿都爱看。”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家住航院家属楼的张大爷这样说。

  始建于1994年的艺都影剧院地处市中心,拥有当时最高档的设施,2001年以前,艺都一直保持着烟台市的最高票房。从2000年以后,由于硬件设施、经营理念、市场影响等各方面的原因,地级市的影剧院开始走下坡路,烟台本地电影院在硬件方面的欠缺逐渐暴露出来,加之市场因素等原因,这期间的整个电影行业逐渐走向低迷,票房不佳成为普遍现象。

  “2003年,从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开始,电影市场开始慢慢复苏,但烟台还是没有太大的起色。”业内人士介绍,虽然2002年的《英雄》和2004年的《十面埋伏》让整个电影市场的低迷变得热闹了一些,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究其原因,影院工作人员介绍,如果上线的恰好是动画大片,儿童会成为绝对“主力”,平常热衷于看电影的还是以年轻人为主。退回十几年前,晚上看场电影是情侣们的最喜欢的约会方式,但现在,KTV、酒吧、迪厅、网吧等,他们可选择的娱乐方式更多了。

  电视、电脑、DVD等影像制品的普及,给电影院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一位音像制品专营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每部热销大片的影碟到货后,都会有不少固定客户来拿货。

  随着忠实观众的减少,曾经门庭若市的电影院也变得冷清起来,有时,甚至在大片上线时,也只有少量的观众在撑场面。电影之外,还要靠承担各种文化活动、会议、讲座和商业演出来维持经营的电影院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对于一些老影院职工来说,2005年春天是一个难忘的季节,根据市里的统一安排,二马路南侧将实施动迁整治。当年3月,在此存在了26年的东风电影院正式停业,4月被拆除———建国后烟台市第一家专业影院从此不复存在。

  大片不是“救世主”

  1997年开始,在国内开始有计划地引进欧美大片的背景下,《真实的谎言》、《红番区》、《白金龙》、《断箭》等大片开始透过宽屏幕进入港城市民的视野,在当前大片已成为影院票房收入主要支撑的时候,虽然烟台本地影院仍保持着每年上映10部大片的习惯,但这些大片却没有成为挽回市场的救世主。

  在1997年到1999年引进大片的头三年,大片的票房很可观,这段时间的大片运作让影剧院确实尝到了甜头。而从1999年到2001年,随着人们对大片的“审美疲劳”以及一些客观原因,票房开始出现滑坡。2002年的《英雄》和2004年的《十面埋伏》让已经处于冰封期的大片市场有了一丝复苏的迹象,但因为硬件设施的不跟趟儿,这种复苏并未承担起拯救电影票房的大业,当前,我市的电影票房仍尴尬地游荡在山东省的倒数几位。

  采访中记者发现,市民对大片票价没有太多的微词,因为烟台市的票价一直是山东省最低的。“一直以来,老百姓对大片的反应比较平淡,不是不重视,而是找不到一个好的适合观赏大片的场所。”王军经理坦率地表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本地影院没有给老百姓提供一个既舒适又便利的好场所。

  王军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引进大片采用保底票房的方式,但超过一半的大片的票房收入都达不到保底票房,这就意味着影院要倒贴钱给片方,按目前的票房来说,就是赔本。

  看电影成了“花钱找罪受”

  “现在,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家里的装修也都越来越舒适,但电影院的设施却差了一大截,感觉这么多年都没怎么变。”提起电影院,这就是市民宋先生的第一个反应。影院给他留下的“冬天寒冷、夏天闷热”的印象,似乎比电影本身还要深刻,简直是“花钱找罪受”。

  事实也确实如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众的需求,影剧院已经从单纯看电影的场所成为一种娱乐休闲场所,观众不只希望观看一场电影,更希望享受全方位的舒适环境和服务,而很多影院尤其是老影院往往很难做到彻底的“革新”,在市民甚至要挑剔“哪家影院的瓜子更可口”的今天,无法与生活质量同步提升的影剧院自然会受到冷落。

  事实上,影剧院自身也是有苦难言,上座率不高便影响票房,票房低迷直接影响经济收入,而硬件设施的配套和改善、服务设备的更新无疑都要受到经济原因的制约。

  “外地电影院在经营和服务上都已经很先进和现代了,因此一踏进烟台的一些电影院,售票人员表情僵硬,问事找不着人,厕所卫生不尽如人意,这怎么可能吸引人?”前年从青岛来到烟台工作的张先生对电影院的“软件”也不甚满意。

  王军经理说,在影剧院已经把“人性化”当成经营理念的重要一环时,本地电影院的经营理念还多少停留在卖方市场“我是老大”的阶段,多年形成的工作习惯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彻底的改变,尽管有了不小的改变,但有些软件还是显得差强人意。

  一个尴尬的现状是,平均下来,一场电影中自己花钱买票的观众不到一半,剩下的一半不是团体购票就是拿着赠票来看免费电影。

  破冰之后期待春天

  提到看电影,记者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

  连续两年的秋冬季节,烟台大学市场一侧的步行街上,一商店经营者免费将自家的电视机放在户外,播放二人转、歌曲等节目,这个“露天电影院”每天都吸引着二三十名观众……

  一位业内人士的话很有概括性:观众对电影的态度是没有问题的,电影院应该是具有引导性的场所,应该用设施、服务、经营理念等吸引观众的进入。食品价格是否合理、上厕所方不方便、座椅是不是舒服等细节,都可能影响观众对电影院的好恶。

  2004年,新世纪电影城落户烟台,这家首个进驻烟台的外地影城不仅在票房上给本地影院带来强烈冲击,更是以其优良的硬件设施和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影响了本地影院的操作。对此,王军经理很有感触:“应该说,从新世纪来了之后,我们有被‘洗脑’的感觉,这种冲击力第一体现在市场化,第二体现在经营理念上。说白了,从前就是别人求咱,放什么看什么,现在已经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

  “目前许多大城市的电影市场连年攀高,与当地影院加大投入改善硬件、改善放映环境有直接关系。”王军给记者举了个例子,2003年青岛汇泉影城建成,在这个被市民形容为“陷坐于一米宽的松软沙发里享受免费供应饮品和零食的航空式服务,在三维影像世界里体验风雪雷电的特效侵袭”的影城在当年就收获了600万票房,相当于全烟台市的票房收入。

  从2006年11月起,各大影院都投资进行装修改造。大多都设了大型放映厅、豪华小型厅以及自选厅,座椅、空调、音响都进行了升级改造,工作人员的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正如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文化繁荣的目的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服务,并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品位。”在全国电影院业走向复苏的大背景下,烟台电影院也在隆冬之后期盼着一个破冰的春天。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电影院 | 烟台 | 影院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