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社会要闻 > 百姓故事

跨国实习生调查:上海女孩在联合国感受浓缩世界



  国际“红娘”的中国行动:选拔机制独特

  爱因斯特奉行的是对等交换原则,成员国之间每送出一个跨国实习生,就要同等接受一个国外实习生,进入本国的企业或者高校科研院所。

  撰稿/梅璎迪(记者) 金 姬(记者)

  德国人托马斯·布伦纳(Thomas Brenner)在上海金都路的奥斯特(中国)有限公司上班,他曾是爱因斯特中国办公室自己接受的第一个海外实习生,由于工作出色而被企业留了下来。“他是通过我们爱因斯特到中国实习并最终留在这里工作的第一批外国人之一。”爱因斯特中国秘书长郭涵芳自豪地告诉记者,自2000年爱因斯特项目进入中国以来,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爱因斯特进行跨国带薪实习,近1/3的中国学生在出国实习后留在那里工作或深造,而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也愿意留在中国施展抱负。

  作为企业、高校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国际“红娘”,有着近60年历史的爱因斯特在发达国家已具备相对成熟的运作机制。而它在中国6年多的经历,不仅圆了许多中国学生的“出国梦”,也推动了国内企业及高校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国际化过程,催化人才在全球化的平台上良性流动。

  对等交换

  爱因斯特(IAESTE)是“国际大学生实习交流协会”的中文译音简称,其历史可追溯到二战后。那时的欧洲一片废墟,英国伦敦帝国大学的詹姆斯·纽比(James Newby)先生认识到,在青年中增进互相了解和交流对于世界和平十分重要,于是就在1948年成立了爱因斯特。最初成员国主要是欧洲国家,包括丹麦、芬兰、荷兰、挪威、瑞士、瑞典、法国、英国等,其宗旨是促进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年轻人,通过共同学习与工作,在实际接触中增进了解、宽容和交流。

  作为一个由各成员国委员会组成的联合体,爱因斯特不设总部,运作方式是由各成员国定期选举产生协会理事会和总秘书长,负责协会总体协调、制定规则和对外宣传。具体的交流事务由各成员国之间以约定的方式和规则进行。爱因斯特每年1月召开一次年会,除了进行本年度的交流外,还负责成员国之间的协商和双边合作。

  爱因斯特奉行的是对等交换原则,成员国之间每送出一个跨国实习生,就要同等接受一个国外实习生,进入本国的企业或者高校科研院所。近60年来,爱因斯特组织稳定发展,目前已有90多个国家,4000多家公司,1300多所大学、研究所和教育机构参与交流;每年跨国实习交流量达6000人,累计交流总数超过30万人。爱因斯特提供的实习工资足够维持当地生活水平(例如:到中国实习的外国学生一般是每月1500元薪资+1500元房贴)。

  爱因斯特会对每个申请海外实习成功的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为鼓励中国学生前往亚洲、欧洲和美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爱因斯特实行拉大费用差距的收费政策,但控制学生的个人总经济负担。大部分的收费低于1万元人民币,其中有些实习职位的费用低于5000元。但也存在极少数收费高于2万元的实习职位。据称,从纯经济角度考虑,最高封顶收费4万元,而实习生的净收入可能也会有好几万元;而收费在1万元左右的实习职位,学生可能没有结余,甚至还要自掏腰包。

  对此,郭涵芳的解释是:“爱因斯特是一个非营利机构。中国人的理解可能是‘不收费’,但在西方,非营利组织是两点定义:股东不分红;组织解散时,财产归社会。爱因斯特(中国)的所有收费都用于国际实习生交流项目。迄今为止,我们向学生收取的这部分费用只占到整个运作所需的1/3,另外2/3是由企业会员和我们理事长个人捐献支持的。”郭涵芳说,爱因斯特的原则是:如果你恶意浪费我的实习机会,费用不退;但如果由于无法控制的原因造成实习无法完成,费用一概退还。

  水土不服

  爱因斯特在中国一度“水土不服”。

  2000年,爱因斯特从美国登陆浙江,当初的运作模式用郭涵芳的话来说“完全靠浙江企业、学校的朋友帮忙”。爱因斯特(中国)理事长吴少海博士曾是位风险投资家,在长三角地区有很好的企业关系网络。进入中国之初,现任副理事长陈育旺先生承担了开拓工作,爱因斯特将大量精力投放在这些企业关系上。沿海企业是否具备了开放的理念来面对跨国实习生,爱因斯特心里并没有底。

  然而一切似乎很顺利,项目上马,海外实习生如期抵达浙江企业。可是,不少企业家并没有理解跨国实习的真正含义。实习生来到企业后不久,他们就成了“拿工资的闲人”。没有具体的岗位安排,没有实际的工作内容,海外实习生在中国企业开始“带薪休假”,拿着企业支付的实习工资,他们外出背包旅游。

  结局不如人意。海外实习生抱怨荒废时间学无所长,企业家心中暗暗计算着数目可观的实习工资,两败俱伤的状况让跨国实习在中国举步维艰。

  其实早在上世纪末,爱因斯特总部曾就开发中国市场实地调查,学生踊跃出国的热情和中国企业表现出的“畏惧”情绪反差巨大。此时恰逢年轻一代出国热潮涌动,源源不断的学生寻求着任何可以踏出国门的机会。而企业界普遍坚守“外事无小事”的律令,他们不愿承担任何可能带来的额外风险。海外实习项目单方面的通畅无法促成整个计划的顺利进行,爱因斯特在中国遭遇搁浅。

  2000年,改革开放带来的气候变化让爱因斯特决定再度试水中国。在最先登陆的浙江,爱因斯特选择了位于杭州的浙江大学,早期工作靠一些学生和兼职人员来完成。“那时候我们每年的交换实习生名额只有8到10人,学生完全不收费,企业这方面就依靠浙江的朋友帮忙,运作机制不健全,中国本土条件不成熟,让爱因斯特在中国最初做的一批实习交流的质量不高。”郭涵芳说,在大家都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时候,有学生愿意出去,有企业愿意接受,他们就努力去促成,然而运作机制不完善导致的错误无可避免,其间甚至发生专业送错的情况,化学专业的学生被送到国外机械专业的实习岗位上。

  2003年,郭涵芳开始全盘接手爱因斯特(中国)的管理和发展工作。她更注重开拓这个项目的内在价值。企业的支持不能再简单依靠“朋友帮忙”,必须让它们意识到跨国实习生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提升。中国企业讲究经理的权威性,西方国家注重人的平等性,两种文化的摩擦不可避免。郭涵芳说,不少企业老板曾向她抱怨底下的经理经常因为管不住国外实习生而怨声载道,“这其实就是锻炼经理管人的方式,是企业走向国际化过程中必须先练好的功夫。”

  练功夫当然会吃苦头,不久前一位瑞士实习生就在中国企业遭遇了“开除门”事件。医药专业的瑞士实习生申请到中国医药企业实习,中国企业欣然应允,并开出比企业一般员工还高的每月1500元工资,外加免费提供食宿优待。企业希望通过这笔“小代价”帮助企业打开瑞士的市场。而此时瑞士实习生心中想的却是“学习整个中国企业的制药流程”。在双方各自都带有过高期望的目的时,摩擦发生难以避免。

  矛盾随着实习的开展愈发激化,瑞士实习生以西方企业管理模式先入为主,认为在中国企业中也是一个螺丝一个钉,岗位固定责任明确,期待着中国企业带他进入流程工作,但相对松散开放的中国企业不但没有给他安排具体工作,更希望他能自主开拓瑞士市场。双方在缺乏有效的沟通下都选择了“忍耐”。瑞士实习生上班开始“自娱自乐”,企业雇主越来越心怀不满,2个月之后,中国企业将这名瑞士实习生开除。

  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和员工,在沟通和行为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郭涵芳希望跨国实习生的到来能够帮助那些即将走向国际化的企业认识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更为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

  选拔机制

  爱因斯特(中国)每年都要选拔250名左右的学生去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跨国实习交换,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出去,爱因斯特有一套独特标准。

  在爱因斯特,交换实习生有三个宗旨,一是给全世界的大学生提供专业相关的实习;二是给全世界的企业寻找有成长动力的未来领导者;三是推行各种文化活动来造福当地社会的文化发展。位列第二的“寻找未来领导者”,让很多中国学生把爱因斯特交换实习生的机会模糊等同于“选拔精英学生”。

  “什么是精英学生?成绩名列前茅?听话守规矩的学生?完全不是这种概念。”郭涵芳说,在爱因斯特看来,一个学生是否具备“未来领导者”的素养,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价值导入和潜心培养。有热情、有前瞻性、有能力等素养标签,都可以通过在爱因斯特的实习不断得到修正,然而一些前提要素,比如自信和沟通能力,郭涵芳在初选中国实习生时却发现“一年比一年差”。

  英语能力是选拔学生的第一道关口,众多英语专业八级、GRE、托福高分学员在郭涵芳面前纷纷意外落马。郭涵芳说,这些学生尽管都做过出国准备,语法和词汇也有相当积累,可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在国外他们是去工作而不是留学,语法词汇的重要性远低于对当地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工作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好学生”的包袱让不少学生难以通过抗压力测试关。有问题不和老外据理力争,遇到挫折就独自沉闷,这种一到文化差异环境中就会暴露的自信心缺乏,在国外是致命的弱点。

  郭涵芳严格把关的另一个原因是,她对未来爱因斯特在中国的发展必须有所保障。“如果我们把一个学生送到国外企业,对方发现他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要求,那么下次这些国家就会提出‘不要中国实习生’。”每一个学生的质量,决定了今后中国学生有没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实习机会。

  几年来,严格的选拔让郭涵芳倍感疲惫。她发现学生过关的几率非常低,但问题并不出在学生身上。“是教育体系的问题,你会发现学生对这个世界不够了解,对自己的行为模式也不够了解。当我们用跨文化的眼光来挑选时,很少有人合格。”

  尽管如此,爱因斯特还是坚持严标准选拔,每个学生都建立一个评分体系,包括语言能力、考试成绩和面谈抗压力测试,一批有培养潜质的中国学生顺利走出国门,成为海外企业或者高校实验室的中国实习生。

  随着爱因斯特在中国的发展,实习名额从2000年最初不到10个扩展至2006年的250个,全部用于选拔“未来领导人”显得不切实际起来。与此同时,郭涵芳也从实习结束回国的学生身上看到了巨大的变化,“让更多的普通学生参与到跨国实习中去”是郭涵芳做出的一个重大调整。

  “深入到海外企业的内部去工作,去承担一定工作,承受压力,这和到海外留学或者打工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郭涵芳说,爱因斯特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是由非营利组织进行管理,和国外这些机构签订协议,将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中国学生跨国实习的渠道。2006年,他们与美国ARPT组织签订的一个协议就是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将8名大学生送到美国万豪酒店实习。虽然从事的是比较基础的体力工作,但为更多普通学生走向海外实习提供了机会。“学生的独立性得到很好的锻炼,娇生惯养自私自利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懂得了自食其力,懂得了感恩和责任。”


[上一页][1][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伟)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联合国 | 实习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