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邓良义和社区巡逻队员分析辖区治安情况。本报记者王罡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邓良义从警18年,没得到过金杯,也没有捧过银杯,甚至连一张奖状也没拿过,可他凭着执著的坚守,无声的诺言,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被社区群众亲切地称为,“我们身后一座坚实的‘靠山’”。2006年9月6日,以他名字命名的“邓良义警务室”第一个在安康市叫响。年末岁初,隆冬时分,记者来到一江清水的山城安康,走近了骆家庄社区,78岁的社区居民马子寿动情地说:“你们可以到社区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就知道邓良义和群众的距离有多近,和群众的关系有多亲,和群众的感情有多深……”他和群众有多近——骆家庄有2779户,7456名长住人口,1300名暂住人口,225个公私房出租户,78栋零散楼,六年来,邓良义平均每家都去过5次以上,和群众双向熟悉率达到90%以上……社区早市,一个身穿警服的中年人,1.70米的个子,削瘦的身躯,戴一副金丝眼镜,说话慢声细语,见年长者,他亲切地叫:“大叔”,“大妈”;见比他大者,他就叫:“大哥”,“大姐”。
说话一脸笑,他,就是邓良义。这位军人出身的中年汉子,1988年脱下军装穿警服,从一名营级干部转换到一名普通民警,先是在机关,后是到农村,六年前,落脚到了社区,当了一名片警。可别小看了邓良义所在的骆家庄社区。骆家庄位于安康老城,是1983年那场特大洪灾后,重建的一个远近闻名的“城中村”,如今,又发展成为全市的商业中心。骆家庄社区很特别,无围墙,无特业,十几个道路出口,通达四周,是绺扒盗窃抢劫案件的多发地。直到2000年,社区没有门牌号,住户没有登记表,人口多少说不清。“拎包的多、入室盗窃的多、群众的纠纷多”,就是当时骆家庄社区治安状况的真实写照。邓良义初来社区,一头雾水,晕头转向。群众报了警,他不知往哪里跑;出警晚了,群众就骂他;出了事,发了案,群众不但不配合,还离得远远的。冷静下来的邓良义着手从最基础的工作抓起,那就是先摸清底子。人口登记,并不是外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拿着本子,一记了之。0.9平方公里的社区内,几千户居民,要挨家挨户的去跑,没想到,邓良义这一跑就是整整三年。这期间,所受的委屈,邓良义想起来就挥之不去。2001年6月,晚上9时多了,邓良义第一次走进居民曹中花家中,登记房客。曹中花一听说他是警察,就大声喊到:“你不去破案,晚上跑我家里干什么?”硬是不开门。邓良义在门外连等带叫了一个多小时,压根连门都没进去。第二天晚上,邓良义又一次敲响了曹中花的家门,曹中花就是不开门,还隔着大门大声骂道:“我家盖这三层楼,愿让谁住就让谁住,你一个小小的警察,管得着吗?”邓良义苦笑着摇摇头,隔门解释,回应他的是冰冷的大门。隔了几天,邓良义又执着地第三次去敲曹中花的大门。大门突然打开,泼辣的曹中花跑出来,一下抱住邓良义的大腿,大喊:“快来看呀,警察又来收钱了,你想坑死我吗?你们警察来一次,我的房客就跑几个。我盖个楼容易吗?有本事,你把我盖房借的钱替我还了,你随便登记。”爱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邓良义耐心地说:“大叔、大嫂,我是按规定登记流动人口的,如果我执法有问题,你们可以去告我,今天就是等到天亮,我也要把这家登记清楚。”邓良义还借机向大家解释政策,“别的地方登记暂住人口,每人要收130元,我邓良义,只登记,不收费。”邓良义的耐心和真诚感动了曹中花。邓良义没有想到,就在曹中花家竟然住着13名证件不完的四川籍美容美发小姐。为了不让群众讨厌,邓良义采取“群众外出我巡防,群众休息我上岗”的方法,登记人口。遇到上班族,他就选择节假日、中午和晚上;群众不在家时,他就向其邻居了解情况;无法获得详细情况,他就采取电话预约或粘贴预约单等方式,与群众约定访谈时间,直至见面为止。时间一长,群众和他由生到熟,由远到近,而邓良义通过上门入户登记人口,了解了区情,了解了人情,熟悉了群众。从2000年到2003年,邓良义终于将辖区人口状况了如指掌:辖区2779户,7456常住人口,1300暂住人口,225户公私房出租户,78栋零散楼。邓良义还为225户出租户统一钉制了门牌号。六年来,在2700多户居民家里,邓良义平均每家都去过五次以上,和群众双向熟悉率达到90%以上。如今,社区任何一名群众给他打电话,他就知道,这名群众家在哪条街上,住在哪幢楼上,甚至几楼几号,他都一清二楚。他和群众有多亲——面对群众,不管警情,还是家事,邓良义从不说我知道了,总是说,马上就来,想办法办。六年来,邓良义调解各类纠纷300多起,为年老体弱的群众办理户口变动手续140多人,协助有关部门解决低保成员62人,为100多名失业人员找到了工作……2004年11月,家住骆家庄69号、70号的罗传根、罗传德兄弟俩为了1厘米的墙基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兄弟间吵,妯娌间骂,甚至动手,一时成了社区的一条新闻。邓良义听说后赶到现场,只见兄弟俩情绪激动,互不相让,一个在盖楼,一个隔着墙在骂,邓良义看一时半会也化解不了,索性不说话,走了。围观的群众说:“看,这1厘米的墙基,连邓警官都没办法,难缠!”没想到,晚上7时,邓良义又悄悄来了,什么话也不说,搬个小凳子坐在罗传根院子里,捡来几根木材,生起一堆火,一边烤着火,一边看着盖楼。他心想:有我在,兄弟俩至少不会打起来。一连三天,邓良义每天晚上7时准时赶来,围着火堆直到晚上11时,看着地基打好,才走。第五天,邓良义又来了,一看,墙也砌好了,兄弟俩也不再吵了。罗家两兄弟感动地说:“邓警官,你围着火堆一坐就是三个晚上,就冲你这份真情,我们再闹,真丢人。”夜深人静,走在回家的路上,邓良义心情十分复杂。像这样经常半夜回家,甚至几天几夜不回家,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但对家庭,他却有一种深深地负疚。邓良义的妻子廖云红在建行工作,孩子正在上学。每次深更半夜一进家门,他对妻子说的第一句话:“又回来晚了,不好意思。”妻子理解地笑一笑。每次他都要走进孩子的房间,看着熟睡的孩子,弯下腰,在孩子额头上深情地吻一吻。退休教师彭世清,今年已经79岁了。10年前,他因身体瘫痪,一直卧床不起。彭世清老人的独子是一个弱智,娶了一个汉阴的农村媳妇。由于一家人不懂政策,小孙子的户口落在了农村,成了彭世清老人晚年的一块心病。2006年9月26日,邓良义从社区群众中偶然听到这件事,就特意来到彭世清老人家里问明情况。7天后,当邓良义把办好的户口簿亲自送到老人手里时,彭世清老泪纵横,“你可是我一家的恩人呀,我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邓良义说:“老人家,责任不在您,在我没有把国家的政策早一点告诉您。”彭世清拉着邓良义的手说:“我家里穷,没有什么好东西感谢你,送你碗姜水,回去煮碗姜水面吃吧。”望着家徒四壁,灯光昏暗的彭世清老人的家,邓良义百感交集:“为群众办一件好事,可以影响一栋楼;做一件蠢事、坏事,可以影响一个社区。”六个春秋,世间不知要承载多少大事。邓良义默默地沉在社区,沉在群众中间,调解各类纠纷300多起,为年老体弱的群众办理户口变动手续140多人,协助有关部门解决低保成员62人,为100多名失业人员找到了工作。他和群众有多深——邓良义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了社区群众。他们自发地走到了邓良义身边,先后有88名群众自告奋勇地加入了义务巡逻的行列,街边卖小吃的,社区扫垃圾的,遛鸟的大爷,修车的大哥,都是他的“铁杆”治安信息员……2003年4月25日,是骆家庄社区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在邓良义的牵头下,社区20多名治安中心楼长、热心群众戴上了红袖章,组建起了一支义务治安巡逻队。从那天起,骆家庄社区多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骆家庄社区是安康市区的商业中心,11个大型商场,228户门面店铺分布在社区,日流动人口近2万,小偷大盗经常穿梭于此。前几年,这里每年要发生各类大小治安案件40多起。自从这支义务巡逻队出现后,社区比过去安宁多了。2002年,社区发案21起,2003年发案16起,2004年发案6起,2005年10月至2006年11月,只发案2起,群众提供有价值线索17条,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21人。说起个中原因,邓良义说:“小区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治安状况这么复杂,如果单靠民警,就是再派10个民警来,也不够用,就是装上100个监控摄像头,也不顶用。群众的‘心眼’比高科技的‘天眼’威力大得多。”在人们的印象中,巡逻队无非是挂着红袖标,列队走过来,走过去。可是,骆家庄社区的这支义务巡逻队,从不作秀,用邓良义的话说,形式是没有生命力的。邓良义要求巡逻队员,平时该忙啥,忙啥去,有空就戴上袖标在社区四处看看。每天早上8时,巡逻队员都会主动来到警务室,向邓良义汇报各种情况,哪家又进新房客了,哪家房客昨天走了,哪家又出啥事了。别看这每天一碰头,邓良义每天能从巡逻队员口中对社区民情掌握60%以上。看到巡逻队的作用如此之大,不少群众纷纷要求加入。靠出租房屋致富的王兴福,是社区有名的“王百万”。两年前,主动报名要求参加巡逻队,他说:“社区治安好了,外地人才敢来这里租房经商,社区安宁不仅仅是邓警官一个人的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事。”热心社区治安工作的杨德芳,如今已是邓良义的得力助手。她的亲戚不解地问:“你们碰到矛盾就上前,遇见不平就制止,不怕人报复吗?”杨德芳理直气壮地回答:“不是我一个人,我们所有联防队员都没人退缩,没人害怕,因为我们身后站着可亲、可信、可靠的邓警官。”如今,这支义务巡逻队已经由最初的23人发展到88人,这还只是在册的,邓良义透露,“在野”的巡逻队员可能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多。邓良义用他的人格魅力赢得了社区群众的敬重;用他的实干在群众中树起了威信;用他的作为把干群过去那种“油水”关系变成了“鱼水”关系。他离不开社区群众,社区群众也离不开他。2005年4月28日一大早,已经忙碌了5个夜晚的邓良义,刚刚调解完一起纠纷,由于劳累过度,颈椎病复发,住进了医院。“邓警官两天没来社区了?”“邓警官怎么了?”社区群众争相询问,四处打听,当得知邓良义躺在病床上的消息后,一传十,十传百,上百名群众提着稀饭,端着面条,拿着苹果,捧着鲜花,一拨一拨地到医院探望。妻子廖云红对邓良义说:“就冲这,你没有白干,来看你的人,比咱家亲戚还多。”一句话,说的邓良义热泪盈眶……(本报记者 冀平 王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