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课堂充满笑声
水书进入课堂
孩子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颇感兴趣 学校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展教育
学生回到家,向家长学习剪纸
冬日,车在云雾里行走1个多小时,记者走进都匀市阳和水族乡中心学校。学校坐落在群山中,周围苍山重叠,一条小河穿流而过。学校的师生都穿着漂亮的水族民族服装,校园里浓郁的民族风情,让人忘记了寒冷。
“抓好民族文化教育,我们认为要从点滴做起,从娃娃抓起……”30多岁的阳和水族乡中心学校校长蒙有才笑着对记者说,讲出他们为什么要让师生穿民族服装的原因。
对于“水书记载了水族古代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美学、法学等文化信息,是水族的百科全书,水书被誉为形象文字的“活化石”,剪纸是水族独有的民间工艺,水书和剪纸2006年被列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水族文化的基本信息,该校的任何一名师生谈起来都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部分水族青年不懂水书,不会水族剪纸,独具地方特色的优秀民族文化传承面的形势较为严峻。”蒙有才对记者说,学校将水书和剪纸纳入课堂,正是源于不让民族文化断代的愿望。2004年3月春季开学之时,学校将水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纳入学校教育内容,作为副课培养学生课外兴趣。让人感到欣喜的是,全校91%的学生对这门副课很感兴趣。于是学校邀请民间老艺术家给教师作水书和剪纸的培训,组织老师学习水书的破译和研究成果。该校的水族青年教师蒙邦敏用三个假期学完水书的内容,编写了一套完整的教材,并将古老神秘的水书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阐释得简单通俗易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还把“水语”纳入到考试范围。从2005年开始,水族的盛大节日端午节被确定为该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
阳和水族乡中心学校这一举措,引起了都匀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6月,都匀市把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绘画、文学、体育、传统手工艺制作等编汇成教材、纳入学校教育计划中;在苗族聚居区坝固镇民族小学,水族聚居区奉合民族小学以及阳和中心学校成立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开设了水书、剪纸、芦笙舞蹈、“双语”课等,通过校园让民族民间文化薪火相传。
民族文化课堂的开设,点亮了传承水书和水族剪纸的希望之火。蒙邦敏老师说:“把民族文化引进课堂,我们没有想到学生这样喜欢学,现在学校学习水书的120多名学生,水族语言不仅说得地道,了解水族古老的习俗,回家还把学到的文化知识教给自己的兄弟姐妹或者寨邻,传承了水族的文明。”
“我的父母都不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要是学校不开展民族文化课,我也不知道我们水族有那么多的文化……”开阳和水族乡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蒙德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