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等院校学费对交费方来说是本糊涂账:绝大多数学生及其家长不知道学校收费的标准是什么。近日,四川成都一名大学毕业生为此向成都市中级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判令母校成都理工大学就学费的组成项目和具体去向履行告知义务,维护受教育者的消费知情权。
这名毕业生在该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上学时,学费每年高达9800元(2004年涨至每年1.2万元)。对这名出身普通农家的毕业生来说,全家人一年的总收入还不够他一年的学费。
高校收费为什么这么高?
一个流行的说法是,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所以要收取一定费用。这个“一定”是多少?
《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在现阶段,高等学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乍看起来,学生家庭掏得并不多,大头是政府管。但不少高校的学费标准早已突破了这个规定,有的已经超过50%。政策规定的模糊性,给了高校学费的“糊涂空间”。像“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不是专家、知情人士,肯定弄不清楚,那么“不得超过25%”的规定又怎么能落实?
近年来各高校都在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师资质量,加上冗员多、管理漏洞大等因素,培养学生的成本当然随之上升,即使严格执行规定,又有谁能管住哪个学校、哪个专业该收多少学费?
当然,还有财政投入问题。某高校计财处长说,如果严格按《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收取学费,学校就得关门。但财政投入多少才算足?在学校乱收费、高收费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财政投入不足成了遮羞布。
不管怎么样,高校收取学费都不应再打马虎眼了。虽然政府在高校推行助学贷款等措施,但仍有不少中低收入家庭不堪重负,教育的公平性正在遭遇挑战。这种情况下,把高校学费问题说明白很有必要,如能以此为契机给高校学费一个合理的定位则更好。
可喜的是,我国正积极研究高校学生人均培养成本,并将以此为标准收取学生的费用。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