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南京日报》介绍了一份调查报告——《南京乡村调查》。这份调查报告为16开本,共187页。它以日记体形式,非常详细地记录了两个月间南京江宁区牌坊村人的生产生活,及调查课题组人员所思所想。其中,专题材料53篇,问卷统计5篇。
| |
这份调查报告,是调查组人员选取一个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区平均数以下的乡村,“蹲”了整整两个月写出的。他们梳理了这个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财政支农资金难以形成合力,小型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教育负担较重,劳动力转移难度大,新的社会风尚和道德观念尚未形成等等,并就如何破解难题,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蹲点调查,在我们视野中正渐行渐远。如今再见蹲点调查,尤为亲切,感到一种优良传统又悄然回归。从社会学角度看,蹲点调查属于实证型调研。它既不是按照预先拟定的理论框架去收集材料,也不是根据调查材料简单归纳出一般结论,而是直观社会本身,以鲜活的人、事、物来反映调查对象本质,给人以启示。
蹲点调查,就是集中一段时间,到基层单位去解剖“麻雀”,进而发现问题,理清思路,指导更大范围内的实践。这既是基本工作方法,也是密切干群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蹲点调查在不少人看来已不再重要了。他们爱说,如今是信息时代,蹲点调查“老掉牙”。其实不然。信息技术无论多么先进,也不能代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离开了“源头活水”,最易因“雾里看花”而产生错误判断。今天,我们仍需要多搞些蹲点调查。
1964年9月底,刘少奇同志看到某省委书记一篇讲话后随即专门写去了一封信。他在信中严肃地说:你讲话中任何一段、任何一句都找不出错误,但没有实际内容,犯了一次教条主义错误。“原因是你已经严重地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因此,我们要下决心长期下去蹲点。“如果我们不是这样做,则官越大,真理越少,官做得越久,真理也越少”,就只能凭自己头脑里想象的和文件上规定的许多框框办事。这封信今天读来,依旧让人感到震撼。
我们还应当看到这样一个现实:公务员队伍中“三门干部”正在逐渐增多。从家门到校门再进机关门,是不少新公务员的成长路线图。“三门干部”理论基础好,文化素质高,少有保守思想,使公务员队伍更具活力和朝气。但“三门干部”也普遍有个不足,就是对基层不太懂,对群众不太懂。他们往往能在大会上滔滔不绝,却不大会和群众谈心沟通;能走省出国招商引资,却不善于走街串户排解民忧。搞些蹲点调查,对“三门干部”更为迫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