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去年曾报道了合肥8户家庭联办“至爱阳光”、用爱救治患“孤独症”孩子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这个因特殊关系组建起来的大家庭,又接纳了多位慕名前来救治的孩童,每天在这里接受训练的孩子已达到20多人。
| |
父亲辞职专教“孤独孩子”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探访这个特殊的大家庭时,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跳操。“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娃娃开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二个娃娃打电话……”孩子们一边唱一边跳,现场一片欢乐。洋洋是这里的新成员,虽然洋洋的爸爸是去年看到本报报道才找到该训练中心的,但短短几个月的训练,已经让洋洋的表现“突飞猛进”。洋洋的爸爸说起儿子的进步时,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他告诉记者,洋洋在3岁以前,一切都表现正常,甚至某些方面还超过同龄人,但后来情况却越来越糟,到去年夏天,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不但不能和孩子正常相处,而且经常别的小朋友在做活动,他就一个人顺着楼道不停地跑。正在他们不知所措、焦头烂额之际,本报的报道让他们知道了“至爱阳光”这个大家庭,于是去年9月初他就赶紧带着孩子走了进来。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现在儿子似乎和以前判若两人,不但说话流利,就连跟人沟通也取得了很大进步。陈先生说:“为了儿子,去年我放弃了每月近两千元的工资从单位辞职,在家里做起全职爸爸。现在家里仅靠妻子每月一千多元的收入维持生活。生活和以前相比苦了不少,但为了儿子只能这么做。”现在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子能在不断的训练中好起来,今年9月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入学。
期盼与同龄人的沟通
安庆的张女士虽然才来两天,但看着孩子每天的训练,她充满了信心。她告诉记者:“我是一名大学老师,当初发现刚刚两岁的儿子有些异常时,我简直都要疯了,但当我看到这里的训练增加了我不少的信心。”汪强告诉记者,目前该训练中心有20多个孩子在接受训练,但即便这样,因为场地有限,全省还有几十位家长和孩子在排队等候。汪强介绍:“孤独症”儿童的主要症状就是不能用语言、表情、动作与别人进行正常的交往和沟通,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的孩子在开始时会被误认为是弱智或性格内向,还有的孩子在一两岁时看起来很正常,到3岁左右才发现有异类表现。目前治疗孤独症的最好方式是早干预、早训练。通过训练让他们了解周围人和物,通过沟通让他们缩短与社会的距离。但让汪强担心的是,现在这些孩子除了老师和家长,几乎与世隔绝。
汪强说:现在外地很多地方的孤独症训练中心都与当地的一些幼儿园建立了爱心对子,每星期这些幼儿园的孩子都会走进这群特殊的孩子,用不同的方式和孩子们进行互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汪强说,虽然前段时间,也有不少社会团体及一些志愿者来到这些孩子中间,但因为缺乏经验和有效的沟通方式,大多数志愿者面对这群孩子经常是束手无策,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目前他们正在考虑下一步的活动方式。不过因为外地的经验,他们更希望能有一些有幼儿的爱心家庭和幼儿园能加入到这些爱心人士中间,让他们通过和同龄孩子的互动来培养这些患“孤独症”孩子的沟通、认知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