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拟再次调整停车费
市政府研究通过收取中心城区交通拥堵费等经济手段控制小汽车过快增长和使用
深圳商报记者周森
本报讯继2006年9月1日提高部分区域停车场收费后,深圳将继续出台类似经济手段,包括研究再次调整停车场收费、收取中心城区交通拥堵费等措施,控制小汽车的过快增长和使用,同时加快建设地铁与快速公交,以缓解交通压力。
| |
一二级交通拥堵下降50%
《关于综合整治我市道路交通问题议案》由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于2003年提出,交由市政府办理。近4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投入,建成了一大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成功实施了过境及疏港货运交通组织、停车场收费调整、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等重大交通政策和措施,积极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使得交通形势在车辆数增加近一倍的情况下,没有进一步恶化,局部还有所改善。
2006年,全市新车增加超过了17万辆,但城市交通拥堵得到控制且趋于缓和,高峰期拥堵时间有所减少,平峰期各主、次干道交通比较顺畅。据2006年12月份的最新车速测量采集结果显示(不包括正在修缮的深南路),目前主干道平均车速只比去年小幅下降3%,一级和二级拥堵次数则比去年大幅下降约50%。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也在千人以下。
小汽车不能无限增长
张思平表示,尽管交通综合整治成效明显,但“坦率地讲,深圳交通的压力还非常大,我不敢言胜,时时刻刻都保持着危机感、紧迫感”。他指出,现在有四大问题需要全力解决:一是交通结构不合理,轨道交通太少,进度比较慢;二是区域不平衡,特区外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今年将作为重点来抓;三是时间上不平衡,晚高峰中心区拥堵突出,交警部门正在尽最大努力采取措施缓解;四是交通需求结构不平衡,道路是有限的,交通供给是有限的,但车辆的增长现在看起来是无限的。
“全市机动车光去年就增长了17万辆,相当于江苏一个省的增长量,再这样下去,过三四年就将超过200万辆,在深圳这样一个狭窄的小面积上,在特区内道路基本无法再增加的情况下,200万辆车意味着什么?”张思平强调指出,为了长远利益,对于交通需求的调控政策要排除一切阻力逐步推行,要从过去重视硬件,逐步转为重视软件,靠管理、靠科技、靠机制、靠体制来解决交通问题,为城市建设和市民高质量生活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已掌握收取拥堵费的技术手段
交通需求具体怎么调控?张思平说,无非两种办法,一是上海的办法,采用行政手段,限制上牌;二是香港和国外通行的办法,采用经济手段,提高使用费用,引导小汽车消费。
他说,深圳的选择不是行政手段,而是经济手段,配合智能交通、科技管理。今年要继续研究对调控小汽车需求的管理,包括停车费现在正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再经过适当程序,还要进行必要的调整。解决中心区拥堵问题,也要采用经济手段,现在正在研究借鉴新加坡、伦敦等地做法收取拥堵费,具体什么时候出台,还要再研究、再论证。最近将派一个工作小组,到伦敦和新加坡考察学习。“在这个问题上,希望能得到各个方面的理解、支持。”
据介绍,对于收取拥堵费,深圳已掌握技术手段。目前已建成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的初步框架,进一步完善投入使用后,中心区主要干道所有车辆一经过,车牌号马上进入监控系统。红绿灯系统也即将具备根据车流量自动识别、自动调节时长的功能,使交通更加顺畅。
此外,张思平排除了在主干道上,按车辆尾数对应日期分单双号通行的提议,指出这样会耽误企业和市民正常办事、生活。
加快地铁建设方便市民出行
参加视察的人大代表对综合整治交通的力度和成效表示肯定、满意,认为该议案可以尽快办结。对于研究用经济杠杆和加快发展立体公交网络等措施来调控车辆增长,庄礼祥表示赞同。他强调,要加大投入,采取强有力措施,千万百计加快地铁进度,尽快形成环路。地铁线路要尽量经过大型住宅区和商业区,提高便捷程度,方便广大市民。并建议政府在地铁口规划建设更多的廉租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