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寒冬里,贵阳白云新材料基地“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冒着严寒紧抓各项科研工作;而在乌当区农业科技园,蔬菜瓜果飘香,这些大棚蔬菜瓜果正是使用了该中心研发的白色透明塑料膜———纳米科技膜,使产量和经济翻了几番。
| |
“‘中心’之所以会得到企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共同认可,一是该中心的发展模式新颖,搭建起一个集研究—开发—产业化一体的材料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以科技吸引人才,以人才发展经济,填补了贵州没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空白;二是该中心研发的各种新型材料及系列产品,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有的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如高强、高韧、阻燃、抗老化、抗静电弹药包装箱改性塑料和纳米改性多功能农用棚膜,均为填补国内空白的集成创新高科技产品,被业界誉为贵州新材料技术的骄傲。”记者在省科技厅采访时,一位领导向记者这样介绍。
破茧成蝶的背后,是我省广大科研人员以及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2000年底,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和需要,贵州科学院、贵州大学和贵阳市白云区等支撑部门组成理事会共同组建贵州省材料技术创新基地,依托科技和创新能力,短短几年时间就占领了市场。正是看准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我省积极把“创新基地”作为依托单位,积极申报“国家工程中心”。申报工作在省建设厅和省科学院的努力下,受到省领导的高度关注,经过各方努力,终于在2005年4月得到批准。
据不完全统计,组建的当年,“中心”实现工业产值1.8亿元。截止到2006年8月,“中心”聚合物材料及制品产值达5000万元,锌合金产值达2000万元,提前达到“中心”建设计划任务书的产业化指标。
当记者来到位于白云区的“中心”基地,眼前矗立的综合楼和专家楼让人印象深刻,经过高科技“武装”的专业实验室设备一流,科研人员正在聚精会神地进行科研工作。过去的不毛之地,如今成为我国新材料领域一个集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崭新平台。
据“中心”唐主任介绍,“中心”从组建至今,已申请承担863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多项。截止到去年8月,完成国家863项目2项,完成国家攻关项目1项,创新基地建设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中科院院地合作支黔项目评比排名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