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稻能产1000斤稻草,过去山东郯城县这些秸秆大多被丢弃在路边或是就地烧掉,成捆卖出去顶多值60元钱。可是现在,同样是1000斤的水稻秸秆,通过村民手中的一针一线,编织成工艺品,竟可以产出3000元的效益。
价值翻了50倍!种植玉米的农户,等玉米收获后,将往年当柴火烧的玉米皮、玉米芯编织成工艺品或者粉碎后种植食用菌,使大棚内蘑菇袋撑起了“致富伞”。眼下,受益于“废物循环”的农民,在郯城县已达15000余人。
郯城县在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和乡镇深入推进循环经济,鼓励农业、企业循环式生产。马头镇已经有7个村的近3000个农户做起了秸秆编织,他们把水稻秸秆加工成半成品,收购户再把半成品加工成成品销售出去。除掉损耗和成本,一亩地的水稻秸秆就可以从原来的60元卖到3000元以上。该镇每年可编织200多万套秸秆制品,仅宠物窝一项就有蒙古包、桥洞、小房子等十几个品种,产品除了卖到国内的大中城市以外,有近80%出口到国外。泉源乡计生协会积极引导扶持贫困计生户利用闲置庭院“废里淘金”,大力推广大棚种植平菇,使1000多计生户受益“废物”玉米芯,靠种平菇走上了富裕路。许多贫困计生户都感叹地说:“真没想到,昔日当作柴火烧的废物,如今在我们的手中都变成了‘宝’,让我们增收致富!”
“废物经济”不但肥了农民,还有效地治理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秸秆不烧了,棉秆不堆了,环境变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