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全省范围内建立“首席工人专家及津贴”制度,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日前,青海省委就省总工会《关于加强职工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提出意见,强调要在全社会树立“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进一步加大职工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健全企业技术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尊重技能人才的舆论氛围,营造有利于技术工人成才的社会环境,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1月6日《工人日报》)。
| |
青海省建立“首席工人专家及津贴”制度,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无疑值得褒奖。而“首席工人专家”的称呼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体现了先进的人才理念。
目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科技进步,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级技能人才难觅,这不仅是哪一个省的现状,在全国各省区(市)技能人才短缺都已经凸现紧张局面,虽说许多企业都打出“高薪牌”,却无奈僧多粥少,特别是行业面比较窄的企业,即使开出10万年薪也很难请到实用的技能人才。面对这种情形,许多用人单位都发出惊叹,怎么好技工比研究生还难找?
身处科技进步的时代,我国出现技能人才短缺的这一弊端,人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感悟,这就是我国至今没有建立起技术工人的成才通道。特别在我国技能型人才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反映在政策上的突出问题便是待遇过低。
去年,某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一项调查显示,2004年该市职工平均年薪为28348元,而技师收入为26134元,技工则仅为22655元。对此,有关专家郑重指出,国家必须通过相应政策,提高技工人员的工资待遇,才有可能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工人短缺,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将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因此,要彻底扭转目前技术工人教育培训“断流”和高级技师“断层”的状况,全社会都应重视认识技术工人的价值和地位,政府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从这个意义上说,青海省建立“首席工人专家及津贴”制度,让工人也能和专家、教授一样,享受政府津贴,技术工人可以和科学家、法官、记者等一样使用“首席”一词,这不仅是人才观念的进步,而且也是在搭建培养技能人才的“舞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企业只有拥有足够的高级技工、技师才能保持发展。同样,一个国家只有拥有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才能繁荣富强。因此,全社会都应当重新认识技术工人的价值和地位,让“蓝领”实现向“白领”、“金领”的跨越。所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技能人才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来抓,从整个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入手,真正形成一种有利于人才自由成长、自由竞争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