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区和谐常“以私谋公”
“中英街”社区“当家人”沙锦涛的得意和烦心事
有句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可是盐田有个年过花甲自称“文盲”的老人,为了一份每月只领800元补贴、跑公事要用私车、电话费自掏的兼职工作,几乎天天早起。
| |
为居民就业去找区委书记
去年12月28日,在记者采访的那天,沙锦涛一大早就去找盐田区委书记陈志华,谈的是社区居民就业的事儿。为了社区里还没有就业的40多位户籍居民,他打算利用自己以前做生意的“人脉”,发挥“中英街”的特殊地理优势“招商引资”,在小区里开个加工厂,争取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
从区委回来,沙锦涛对记者笑呵呵地说,自己虽然60岁,其实是个没上过什么学的“文盲”,第一次干居委会工作更是个“学生”,“不过各种麻烦事我也能搞定,真的很有成就感!”事实上,沙锦涛不但在“中英街”社区居民刚刚举行的评议会上获得了98%的票数,而且受到了专程前来考察的中央党校、北京大学等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肯定。
为居民生活小事往返奔波
人们都说,以前“中英街”居民出门买个桌子椅子进门都要开两个证明,向外运输装修垃圾要到福田来回跑几次办手续,可是自从去年5月沙锦涛当选“中英街”社区居委会主任一年多以来,以上问题全都逐一得到了解决。
“中英街”虽然是一个社区,可几乎每件生活小事都涉及边防、海关、检验检疫等诸多部门。一方面是边防、海关等职责所在,不能有丝毫马虎;另一方面是居民生活小事繁多,两相交叉,往往容易造成居民与管理部门之间的不融洽,有时这种不融洽更会变成吵架、冲突等。作为一个手上没有多少权力的居委会主任,面对这种复杂情况该怎么办?怎样才能让有关部门和社区居民更加和谐相处?
沙锦涛说居委会有一个得意“法宝”——协调会,就是把相关各方请到一起,敞开沟通,一起找办法。例如居民要运垃圾,就得找外面的车,而外面车辆进出“中英街”都必须办证,这是有关部门的职责所在,又确实让居民耗时耗力,往往为了到边防部队找领导签字批准,得赶到福田去,如果领导不在还得再次前往。这可怎么办?沙锦涛往返奔波,最终几次协调会开下来,一个办法应运而生:由居委会固定一辆车负责运垃圾,既方便检查又方便了居民,结果是皆大欢喜。
小区自搞听证相互评理
沙锦涛说的第二个“法宝”是听证会。例如最近在社区建设垃圾中转站的时候,居民们纷纷提出不能把垃圾中转站建在自家门口。“那就大家一起开会,各自说说为什么自家门口不行,大家都来评评理。”听到各自意见后,沙锦涛还和几十名居民听证代表一起,到社区内四处实地勘察,最终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地址选定一处影响相对比较小的地方。
虽然上上下下都交口称赞,可沙锦涛一再对记者说,自己只是个“文盲”,协调会等能够取得成功,最关键靠的是社区百姓的理解,靠的是有关部门的支持,靠的是大家都能心往一处想。
有时烦心不过感觉不错
工作受到大家的肯定之后,沙锦涛的“烦心”事也越来越多了,例如隔壁居民搬动了一个花盆、楼上漏水流到楼下等等小事,大家也会给他打电话,请他来帮忙解决,每天他都因此不得不忙得团团转,老伴都为此笑话他。烦心归烦心,但沙锦涛还是“感觉良好”。
在沙锦涛眼中,居委会工作一共有“三会”——协调会、听证会、评议会,其中效果最好的是协调会,其次是听证会,第三才是评议会。评议会是由居民直接投票评议居委会工作的好坏,他感觉现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的好坏社区百姓说得最准,因此最好有关部门都能来主动参加评议会。听说区里已经计划让社区工作站也参加评议会,他希望能早点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