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各种机构都在忙着排名,以此衡量自己在行业内的地位和贡献,打工者虽然不需要跻身于一份实实在在的榜单,但每个人心中有意无意地都会和别人做比较。干得好的,回老家时自然心情愉悦;干得不那么如意的,回家之路就显得漫长而令人沉重了。
| |
两手空空回家
心里不是滋味
27岁的黑龙江小伙仁乾龙,来杭打工9个月了,做的是缝纫工。收入虽然还过得去,但比自己预期的差很多,不免有些失落。“家乡现在应该下大雪了吧。”仁乾龙说自己非常思念家人,小女儿现在还不到3岁,真怕回去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他了。仁乾龙在电话里一个劲地埋怨自己,“我没能尽到做父亲、做丈夫、做儿子的责任,也没赚到很多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每每想到这些,仁乾龙总忍不住一个人偷偷落泪。
来自江西的黄小林在杭州工作五六年了,一直在做厨师。这个职业年末是最忙的时候,所以他已经两年没回家了。今年好不容易有机会回趟老家,本来是件高兴事,但黄小林却高兴不起来。原因就是前不久生了场大病,光医药费就花了1万多元,不仅用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不少债。“我妈妈身体不好,常常念叨着要我回家,可是就这么两手空空地回去,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过来人支招
急功近利只会越来越糟
来自湖北的夏先生应该算是成功人士了,背井离乡近10年,他从一个打工仔做到车间主管、经理,现在成了某企业的全国行销总监。但是,成功了的夏先生没有忘记最初的苦,没有忘记和他当年一样苦苦打拼的兄弟姐妹。“在打工初期,我也常常有苦无处诉,我一定要和外来务工人员说几句心里话。”
夏先生说,许多外来务工者都期望能衣锦还乡,给家人一个惊喜,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别因此给自己增加太多的压力。“我压力很大的时候,就会打电话回家,即使不提这里的苦,能听到家人熟悉的声音,和他们聊聊家常,整个人都会轻松许多。其实父母最盼望的是你能平安健康地回去,赚多少钱并不重要。”
夏先生认为,人生每个阶段的心理需求是不一样的。对于外来务工者,最初求的是稳定,能在陌生的城市立足,但这个过程往往最艰辛,很多人会承受不住。夏先生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所有的打工者,“许多人急功近利,短期的付出就想得到很多回报,遇到困难就一味地抱怨,这样只会越来越糟。”
心理辅导专家
愿意无偿提供咨询
除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安慰打工者的夏先生,昨天,杭州馨舟心理咨询中心的吴老师也给本报打来电话,表示愿意给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吴老师说,人活着,最重要的是摆正心态,提高自我认同感,这样才不致于心理失衡。他所在的心理咨询中心有不少任职于浙大心理学系和社会学系的教授,如果有需要,他们愿意开办几场公益讲座,为年关心理压力大、害怕回家的外来务工者做些心理辅导,还可以免费提供个别的心理咨询。
在年关,外来务工人员急需心理疏导的时候,我们这个城市是否可以提供给他们一种有效的抚慰渠道,让他们以平和的心态度过关口,让他们逐渐确立一种理性的创富价值观进入下一年。我们这个城市的有关部门、社会组织、社会研究者、热心市民,我们想听听你们的想法和建议?你可以拨打本报热线0571—85310741或登陆钱报论坛(qbbbs.zjol.com.cn)“演出开始了”发帖。同样,我们也等着倾听打工兄弟姐妹互相打气的人生经历。本报见习记者徐 洁
本报记者 张 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