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
2006年1至4月,非洲东部由于雨水不足,遭遇严重干旱,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大量牲口死亡,饮用水短缺。
2006年1月13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西南170公里处的马金杜,当地马赛族牧民赶着自己的牲畜走上寻找水源的漫漫长路。连续的干旱使得当地牲口大量死亡,许多牧民不得不背井离乡。
(均为新华社发)
2006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六暖年
2006年,全球大部分地区气候持续偏暖。世界气象组织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年平均地表气温较1961年至1990年的30年平均气温偏高0.42摄氏度,是自1861年有器测气象记录以来的第六暖年。
2006年11月11日,在临近乞力马扎罗山的肯尼亚平原地区,肯尼亚游牧民族妇女从水泵中取水。气候变暖导致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冰盖在过去80多年里消失了82%,造成附近居民的饮用水供应减少。
厄尔尼诺
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于2006年8月形成。
2006年11月14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西北部的威默拉,两名农夫站在干涸的水库上。气象学家分析认为,2006年在太平洋地区形成的一个新的厄尔尼诺现象是造成澳大利亚东部严重干旱的“罪魁祸首”。
台风、飓风和热带风暴
2006年7至12月先后有6个台风袭击东亚地区(不包括登陆中国台风),造成严重灾害。
2006年12月5日,在菲律宾阿尔拜省的一个村庄,灾民在整理被台风毁坏的房屋。
高温热浪
2006年7月,美国中西部、东北部和南部地区遭遇热浪,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创1895年以来之最,其中加州最为严重,最高温度达51.6摄氏度,热浪造成加州至少141人死亡。7月,欧洲各国持续遭热浪侵袭,造成至少80人死亡。
2006年8月1日,一名男子在美国纽约第八大道上擦拭汗水,他身后是成排的雪糕广告。
雪灾和寒潮
2006年1月,欧洲遭遇强寒流袭击,北欧、东欧等地区先后出现了大幅降温和异常寒冷天气;1月上旬,日本北海道和本州岛日本海沿岸地区普降暴雪。
2006年1月10日,日本自卫队在新澙县津南的一所小学帮助清理屋顶上的积雪。
暴雨和洪涝
2006年3至11月,全球各地暴雨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南美洲哥伦比亚、巴西,北美洲美国,亚洲土耳其、阿富汗以及欧洲中部和非洲东部等地暴雨洪涝严重。
2006年4月13日,人们在哥伦比亚考卡山谷省被泥石流冲毁的路段搜寻自己的财物。哥伦比亚西南部考卡山谷省连降暴雨,导致山洪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