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浏阳的农民兄弟日子越过越好,像这样的漂亮农宅,*+,-./01$234567879.:;<=>?$@.在浏阳并不少见。余志雄摄
编者按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关键在人,在于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形成合力,为希望的田野增光添彩。已经过去的2006年,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昨日记者走马浏阳市和长沙县发现,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正让更多农民兄弟得到实惠。
说起浏阳市淳口镇杨柳村,熟悉的人都说,该村与其他村没有多大区别,可最大的区别就是该村“盛产”博士、大学生。走在平坦的水泥路上,望着投入60万元、即将竣工的村民服务大楼,乡亲们乐滋滋地说,去年该村投入上百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几乎都是从村里走出去的人才捐献的,其中个人捐资最多的达50万元。人才反哺希望的田野,成为该村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新农村建设中最大的亮点。
一村出了5名博士
淳口镇杨柳村位于蕉溪岭下,四周环山,资源贫乏,没有任何区位优势,是浏阳典型的山区村。虽然贫困、闭塞一度如影相随,但当地党委、政府和村民对教育非常重视。“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难长久”的祖训深深激励着村民们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子女送出大山外。据不完全统计,该村在近20年内就培养了104名大学生和肖利民、肖斌权、厉海帆、肖家奇、肖谦丽等5名博士,其中,12户人家的子女通过读书全部跳出“农门”。
走出去的人才反哺家乡
淳口镇党委书记刘旭告诉记者,去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局后,镇、村两级结合该村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人才兴村”等战略,广泛动员从村中走出去的人才参与新农村建设。去年年初,听说村上要修水泥路,现任广东海外建设集团董事长肖利民博士积极响应,个人捐资50万元。一石激起千重浪,汇款纷纷而来。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去年该村投入了60多万元硬化了3公里的村主干道,装上了漂亮的路灯,栽上了行道树,建起了老年公园,通过亮化、绿化、美化,村庄已是今非昔比。村支部书记肖建安说,只要村上有倡议,只要是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博士们和大学生们总是一呼百应,慷慨解囊。
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
除了资金直接支援外,不少博士、大学生还带动着该村的劳务输出,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多达百人,劳务经济年收入上百万元。与此同时,博士、大学生们还为村上的发展积极献言献策。如何彻底解决村里困难户的生计问题,外出的人才们建议应立足村上山地多,考虑成片开发茶林、果园。待茶林、果园挂果后,分给困难户确保生活来源。外出人才多,回乡探亲、度假的多,可以考虑建立“乡情宾馆”,一则方便回乡人士,二则减少重复建设,三则可以开发休闲旅游业……诸如此类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不少被镇、村采纳,即将付诸实施。肖利民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自己能有今天,多亏了家乡的养育之恩。家乡暂有困难,作为在外游子没有理由不支持。他表示还将一如既往关注、关心、支持家乡的建设。
为感谢博士、大学生们为村上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镇、村两级已启动了“文化园”建设,内设人才展示长廊、图书馆、阅览室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浓厚育人环境,以激励后人,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预计“文化园”将于今年10月份竣工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