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份,与合作社签订入股合同除自己种植收入外,还能多收入土地入股后所得的股息和分红
水母网1月7日讯(记者 徐中华 通讯员张绍贤徐爱兵)昨天上午,蓬莱市葡萄种植大户王作仁家热闹非常,一家人正围坐热炕头盘点着一年的收成。
| |
像王作仁这样年年吃土地股金的农民如今在蓬莱已达万余户,分别涉足于葡萄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工业企业等多个领域,入股土地10万亩,每年为农民增收4500万元。
据了解,作为葡萄种植加工大市的蓬莱,要激发农民种葡萄积极性,推进葡萄规模种植,必须首先要保护好农民土地权益。该市中粮葡萄酒公司在其下辖的30多个葡萄专业村建立葡萄生产专业合作社,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份,与合作社签订合同,入股合作社。股金按土地质级及评价折算,年底按照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支付股息,每亩约500元。合作社将入股土地再承包给农户管理,前两年葡萄种植阶段支付农民承包前的青苗和附属物补偿、承包后的栽培设施建设,每年还支付承包户700元的管理费。第三年葡萄见果期后,合作社按照质量、产量收购农民手中葡萄,实行户交售户结算,之后卖给酿酒企业获得的利润在年底按照股份分配给农民。
据中粮公司基地负责人韩玉宽讲,农民土地入股合作社,实现了葡萄规模种植,公司获得了高质量的葡萄原料,农民每年享受合作社分发的股息和红利。同时,由企业负责土地的基础设施、苗木等投入,并以保护价收购葡萄,规避了市场风险,获得较高收益,真正实现了土地、劳动等要素的优化配置,企业和农民实现“双赢”。
如今,除中粮公司外,该市还有华鲁、王朝等10余家葡萄酿酒企业采取土地入股方式发展葡萄种植,涉及刘家沟、北沟、新港、南王等乡镇50多个村,吸纳4000余农户成为“股民”。不仅葡萄种植业,该市还有2000多户农民将土地入股畜牧加工龙头企业,建起6500多亩肉食鸡、猪、獭兔等各类标准化养殖基地;1200多户渔民将承包的海区入股水产品加工企业,4800多亩海区成为水产企业原料车间;1200多户农民每年从60多家工业企业领取土地股金200多万元…….
蓬莱市农业局分管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农民将土地折价入股的形式,一方面顺利实现了土地经营权流转,保证土地规模经营和使用。另一方面,农民年年可获得土地股息和红利,保证了基本的土地经营权收益,避免了征地一次性补贴后无所收益和“吃子孙饭”的现象。此外土地权还在农民手中,避免了因土地权属问题而引起纠纷,去年以来,土地纠纷案件较往年下降了35%。责任编辑:亦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