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次大洋科考路线示意图
本报青岛1月8日电记者余建斌、宋学春报道:“起航!”随着一声指令,“大洋一号”海洋科学考察船汽笛长鸣,开始缓缓驶离码头,调整方向后,朝着广袤的海平面进发。
1月8日上午9时30分,“大洋一号”从青岛北海分局团岛码头启航,这是我国进行的第十九次大洋科考,也是继2005年首次大洋环球科考后,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次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张利民说。
直奔西南印度洋
确定热液喷口
探寻海底矿藏
“我们将直插西南印度洋,在那里率先逗留调查,力争发现新的热液喷口并获取硫化物样品。”此次科考的首席科学家陶春辉博士介绍说,在上次环球科考中,当时的“大洋一号”船上的科学家们在此区域发现了海底热液异常,为此次确定热液喷口位置确定了方向。“一旦发现,将填补我国在洋底热液活动区发现上的空白,这正是此次科考的重头戏!”
专家解释,由于烟囱状的洋底热液喷口能造成面积几平方公里的浊度异常区,因此为科学家们的发现提供了线索。“首次环球科考在东太平洋海隆和印度洋中脊发现的新的热液异常区,为本次科考提供了工作靶区。”陶春辉说。
海底热液活动普遍发育于大洋中活动板块边界及板内火山活动中心,可以看成是正在重复几亿年前陆地形成的过程,因此被科学家们形容为人类认识地球深处活动过程的窗口。而在不断向外喷出热液的过程中,积累成烟囱状金属硫化物并不断堆积,形成重要的矿藏,含有铜、锌、金等多种元素。
“这是继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之后,又一引人瞩目的海底重要矿产资源。”张利民介绍说,“多金属结核矿藏目前已得到普遍认可,它像土豆一样,平铺在洋底,数量大也容易获取,但获取金属硫化物的难度就大得多。”
陶春辉介绍说,目前海底热液区资源和相关的科学问题已成为当今海底科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许多国家长期以来持续海上调查,所取得的发现和进展已对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以及深海资源等多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球已发现150多个热液活动区,但目前还没有由我国发现的海底热液区”。
“不过海底热液活动区并不好找。”此次“大洋一号”船上的科学家介绍说,需要先确定热液异常的范围,然后逐渐缩小范围,最后确定喷口位置。
“到最后采集到硫化物样品可能比大海捞针还要难。”首次环球科考时担任“大洋一号”船长的陆会胜曾亲历过热液硫化物样本的采取过程,他将在本次科考后段上船跟进。
今年8月返回
分为6个航段
将持续220天
本次科考从1月8日开始,计划到8月15日返回青岛。航次分为6个航段,将持续220天,历经冬、春、夏三个季节。调查区域涉及西南印度洋、西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的部分海域。除了完成对海底热液系统的资源探查及相关的科学与环境研究外,还将考察海啸区,取得印度洋海啸区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相关研究。
大洋考察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这次大洋科考的首席科学家一共有5位,按不同航段的任务目标分别上任。引人注目的是,这次科考还将“诞生”我国大洋科考史上首位女性首席科学家:第三航段的首席科学家将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韩喜球博士担任。作为地质研究方面的专家,她将通过对岩石、硫化物样品的分析研究,“从汪洋大海中找出热液区活动的蛛丝马迹来”。
为什么要进行大洋科考(延伸阅读)
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建立,国际海底区域正以其广阔的空间、丰富的资源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战略区域。中国的大洋考察工作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以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为主。1984年开始着手制定大洋矿产资源勘查规划。2005年4月2日,“大洋一号”从青岛启航,开始了我国首次环球科考。大洋科考使我国的大洋考察从局限于太平洋,扩展到三大洋,实现了由单一的资源调查向多种资源调查、资源调查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综合科学考察的战略性转变,极大拓展了我国大洋开发空间。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从1995年开始,先后执行了5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