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记者 沈文虹)“今年要在全市范围建立起全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同时通过惠民医疗、慈善门诊、大病救助等一系列手段,解决困难人群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市委书记罗志军日前在对南京人最为关注的医疗保障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后提出这一目标。
| |
医疗保障,是事关民生健康的大事,也是上下都关注的热点。
“南京的惠民医疗服务体系为困难群体提供了安全、廉价、有效的医疗服务,要把这种好经验推广到全省,早日建立一种我省经济发展水平能够保障得起、救助得了并随人均收入一起提高的‘低起点、全覆盖’的困难家庭患病人员医疗救助机制。”这是省委书记李源潮去年底调研我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时提出的明确要求。
南京人最关注的生存问题有哪些?市统计局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收入、医疗、教育、环境、社会诚信、交通六大问题最受关注。看得起病、轻松看病是市民的一致呼声。
1月6日上午,罗志军召集我市医疗保障主管部门和部分区县负责同志座谈,深入了解和分析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综合各部门的情况汇报,可以呈现我市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图景:截至去年底,全市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167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173万人,今年起,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办法正式实施;12家惠民医院、40个慈善门诊累计为困难群众减免费用1048万元,困难群众大重病医疗救助制度仅去年一年就救助4600多人次,支出资金750多万元;农村五保对象和低保对象全部无障碍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该由个人缴纳的费用由市、区县两级财政承担。
但同时,医疗保障“网”仍然存在一些“漏洞”。罗志军在听取情况后分析说,目前南京还有五类人还没有完全进入医保体系,分别是城镇无业失业人员、未进入医保的被征地农民、城镇60岁以上老人、进城务工人员、户口不在当地的人员以及学生,他们因此感觉到看病难;同时,低保人员、低保边缘人群、农村的老人和困难家庭学生、大病重病患者等尽管进入了医保体系,但仍然觉得看病贵。
如何有效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雨花台、江宁两区为全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昨天下午,罗志军等驱车来到两区,察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惠民医院,了解医保体系建设情况。雨花台区板桥地区地处城乡接合部,人员组成复杂,但这里的所有居民都参加了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为辖区35202个居民建立起健康档案,免费开展健康干预,提供慢性病跟踪服务。江宁区去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覆盖率已达到100%,群众参加率超过了96%。同时还加强社区医疗服务平台建设,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去年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的人数占全区就医总人数55%。
调研中还发现,在完善医保体系建设中,政府花的钱不算多,却能解决群众就医的大问题。罗志军说,雨花台区在全市财力不算强,却能走在全市医保体系建设前列,充分说明全市有能力通过一年时间努力实现医保全覆盖。他说,当前,一是要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主体力量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体系,这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主要途径,要研究从医疗保险报销体制入手,使群众小病不出社区;通过一年时间努力,实行个人拿一点、财政支持一点、惠民医疗转移一点的办法,把五类“看病难”人员全部纳入医保体系。二是继续完善惠民医疗体系,增加惠民医院和慈善门诊,扩大优惠覆盖人群,提高优惠标准。三是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逐步提高标准,实现全覆盖。罗志军为此提出要建立两个机制,一是医疗救助管理工作机制,集中各种社会力量把无钱治病的重大病患者保障好;二是政府协作机制,劳动、民政、卫生、财政等部门要定期进行统筹协调,有效解决各种矛盾问题。
市领导刘捍东、沈健、许仲梓、陈维健参加调研和座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