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道路仿佛人的脉络,而建筑与建筑之间镶嵌的空隙成为最细微的毛细血管,过去的几十年,上海的毛细血管,其主要组成部分便是那些遍布城市每个角落的弄堂。近日,上海摄影师胡杨的摄影专题展《上海弄堂》进入最后编辑阶段。
| |
1980年到2006年,城市的巨大变化使弄堂景致在一次次的拆迁推土机的行进下消弭,推倒了砖石、木板结构房屋的破旧,也推倒了其中的人情。在都市改造带来的面貌相似的幢幢公寓中,那些弄堂往事,那些只能发生在没有隐私生活的弄堂往事,让人不堪回首,却淳朴得让人屡屡梦回。
从1980年到2006年,胡杨手中的相机从海鸥DF升级到了尼康F90X,所用的胶卷却仍然是乐凯的黑白胶卷,影像中流露出的粗粝质地映衬着城市高速发展带来的粗颗粒的生活质感。
“从80年到89年,弄堂里的人表情和谐安逸,但1990年之后,贫富差距开始拉大,医疗制度改革之后,镜头下老人们的表情也渐渐凝重。”胡杨说。
弄堂是家庭空间的延伸,镜头中的人们在弄堂中吃饭,孩子们聚在一起做作业,女人织毛衣,男人甚至毫不避让地在公共空间里洗澡,那是完全迥异于现代建筑的观感,完全背离了都市白领的口味,胡杨的镜头下,“三湾一弄”、平江地区等等曾经的上海“下只角”,绝非完整版的“上海弄堂”,但对于上海,这至少是一项朴素的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