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大连视窗1月9日电 王金海、张世安报道:由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辽宁省政协、大连市政府和市政协共同举办的“加快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建设,促进东北地区对外开放论坛”今天上午在大连举行。论坛上,大连市市长夏德仁就加快保税港区建设、创新保税港区运营监管模式等相关问题作大会发言。
夏德仁说,国务院批准设立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不仅是大连,而且是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一件大事。大窑湾保税港区的设立,标志着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实现了重大跨越,标志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进一步扩大开放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港区,将更加凸显出强大的带动和辐射功能,对推动东北地区经济的区域化和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夏德仁认为,建设大窑湾保税港区,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务院批准设立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是继中央11号文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国务院36号文件进一步促进东北地区扩大对外开放之后,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东北地区加快振兴而采取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大窑湾保税港区的设立,将强力推动东北经济区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占据新的战略制高点,促进国际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向东北腹地延伸和聚集,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区域国际竞争力,激发老工业基地的活力,加快振兴发展的步伐。
夏德仁指出,建设大窑湾保税港区,是国家对建设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强大政策支持。2003年,中央确定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以来,我们把“港航立市”作为城市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要把大连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区域性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还需要更加开放的口岸政策支撑。全球已形成的国际航运中心显示,是否具有自由港区政策是衡量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水平和地位的重要标志。位于东北亚地区的韩国釜山港、光阳港,日本长崎港等,均实行高度开放的自由港政策,与国内港口相比,具有更加灵活的运作机制。设立大窑湾保税港区,将为加快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和功能支撑,能够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吸引国内国际中转货源,提高大连港的国际竞争力。
夏德仁说,建设大窑湾保税港区,是国家赋予大连在东北地区对外开放中先导先行的历史责任。大连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濒临黄渤两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港口接近国际海上运输主航道,是环渤海和辽东半岛沿岸港口通往世界的最近点。大窑湾保税港区的设立使大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显著增强,也赋予了大连在东北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发挥龙头作用,承担起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建设保税港区,增强了大连口岸对东北腹地辐射、服务功能,东北各城市都在热切关注着大窑湾保税港区建设。2005年5月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鞍山、吉林、齐齐哈尔等城市联合签订了《关于共同加快物流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在充分发挥大连口岸功能、建设东北国际物流大通道问题上达成共识。2006年11月,在大连召开的辽宁沿海城市经济联合体市长论坛上,大连、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朝阳等七个联合体成员城市市长,共同希望能尽快将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的政策和功能优势延伸到沿海港口和内陆,加快保税物流网络建设。这就要求大连必须充分发挥辐射辽宁和东北的区位优势,加快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为核心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确保在老工业基地中率先振兴,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先导先行,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
夏德仁表示,大窑湾保税港区的设立,为大连对外开放建立了政策高地和发展平台,也赋予大连市重大的历史责任。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连要充分发挥保税港区和各类开放先导区的带动作用,推动沿海、近海地区与腹地形成优势互补、互为支撑、良性互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要求,大连市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快保税港区的建设步伐,尽快完善其功能,并创造条件将其功能辐射到整个东北。
1、加快推进大窑湾保税港区建设,争取早日实现封关运作。国务院批准设立大窑湾保税港区后,我们立即启动了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在大连召开了大窑湾保税港区推介会,在日本东京和名古屋市举行了大连保税港区说明会暨洽谈会,积极推进,效果明显。普洛斯、凯雷、万邦、中集等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行业旗舰企业已经签约进驻,保税港区政策和功能优势初显端倪。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原则,高起点、宽视野,超前做好规划设计,充分借鉴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港模式,配置区域功能,体现优势和特色,全力推进保税港区建设,确保6月底前封关运作。
2、发挥保税港区政策优势,提升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保税港区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功能支撑,与此同时,伴随着国际航运中心速度的加快和功能的不断完善,保税港区的政策和功能优势也将得到充分彰显。因此,我们加快核心港区和集装箱、石油、矿石等深水码头和配套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建立和健全立体化、现代化的海陆空交通运输和物流集散配送体系。在东北地区重要城市建设内陆干港;在海上增开班轮干线;在陆路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和铁路运输体系;在空中重点开辟欧美航线,加密日韩俄航班,使大连成为日韩俄枢纽机场,提高口岸承载能力,完善口岸服务体系,从而把大连与腹地、与世界紧密连接起来。
3、拓展保税港区功能辐射空间,推进沿海经济带建设。根据国家进一步促进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和辽宁省推进“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以建设大窑湾保税港区为契机,加强和加快与新加坡的战略合作,建设长兴岛保税物流中心和出口力9工区,把长兴岛打造成与保税港区互动的出口加工主导型国际合作工业园区,推动大连市“一岛十区”和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促进辽东半岛城市群和腹地经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我们要以大连港口企业为先导,以集装箱班列运营企业为主体,实现口岸服务和保税港区功能向内陆延伸,积极支持并参与沈阳、丹东、长春、哈尔滨、满洲里、通辽、延吉等地保税物流中心的开发建设。我们将以“一个中心、四个基地”为依托,以承接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国际产业转移为重点,调整招商引资领域,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加强与东北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推进东北地区大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大力发展软件、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精密机床等高科技产品出口,引进配套企业,强化自主研发,构筑 出口产业群。优化贸易市场结构,推进加工贸易升级转型,鼓励发展一般贸易出口,提高贸易出口的附加值。
4、推进保税港区转型发展,探索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先行区。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主题。近年来,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就创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问题进行了多次磋商,三国经济界一致认为,尽早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启动投资协定谈判是符合三国经济界共同利益的重要选择。这些都为创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提供了新的机遇。大连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区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与日本、韩国的经济和文化交往很深,也是日韩在中国投资的首选城市。大连保税港区是目前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三个特殊经济功能区之一,是中国特色的自由港,最有条件率先与国际接轨、向自由贸易区型。因此我们建议并将在推进大窑湾保税港区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行区的政策框架和实践模式,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扩大东北对外开放积累经验。
夏德仁指出,保税港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是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建设成败之所在。我们要借鉴国际先进自由港运作的成功经验,突破传统管理体制,创新监管模式,实现效率最高、运作最便捷、企业最满意的发展目标。大连市希望在国家相关部委和东北地区各省区市的支持下,在保税港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成为中国保税港区建设的试验区。 1、推进保税港区信息化建设。大连保税物流园区运作的实践表明,在特殊区域的运作过程中,信息系统建设至关重要。为确保大窑湾保税港区通过验收即可投入运行,在目前其他保税港区尚未开发出通行软件的情况下,建议海关总署授权大连海关会同大连电子口岸,开发适合大连保税港区运作和发展需要的信息化系统。
2、争取开展内外贸同港运作试点。与上海洋山和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不同,大窑湾保税港区是在原有港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基础上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在保税港区运作和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何方便和促进现有业务运作流程特别是部分内贸业务的发展。建议借鉴国外自由港的做法,创造更加方便快捷的保税港区运作模式,积极开展内外贸集装箱同港运作业务试点。
3、增强大连保税港区中转功能。为进一步拓展保税港区的国际中转功能,提升大连港口国际竞争力,建议赋予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以下政策:一是实施以保税港区为中转港的启运港退税政策;二是允许外籍船舶捎带沿海外贸货物;三是对从境外进入保税港区的货物不实行滞报金管理。
4、构建东北保税物流网络。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是东北的保税港区。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基础上,保税港区要探索建立一种共享机制,既共享口岸,又共享功能。通过政府主导、关区协作、企业参与、资本渗透等形式,以发展东北大物流为纽带,以建设东北亚资源性商品集散地为载体,创新业务管理与合作机制,构建以大窑湾保税港区为龙头,以腹地保税物流中心和内陆干港为节点的东北保税物流网络,实现大连保税港区与东北腹地经济的联动发展。为实现这一网络高效运作,建议借鉴江苏连云港等地做法,进一步降低东北地区集装箱陆路运输成本,对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给予更大优惠。
夏德仁表示,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大窑湾保税港区,是对大连在振兴东北经济和参与东北亚经济圈竞争所处地位和应发挥作用的科学定位,更是对大连的鼓励和鞭策并寄予厚望。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大力推进大窑湾保税港区建设,为早日建成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挥作用,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王伟)